与拖延决战的“番茄工作法”

   2023-10-05 互联网2250
核心提示:番茄工作法由意大利人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他在大学生活的头几年,曾一度苦于学习效率低下,于是便和自己打赌,狠狠

“番茄工作法”由意大利人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他在大学生活的头几年,曾一度苦于学习效率低下,于是便和自己打赌,狠狠鄙视自己说:“我能学一会儿习吗?真正学上10分钟?”后来他找到了一枚厨房定时器,形状像西红柿(Pomodoro ,意大利语的“番茄”)。就这样,弗朗西斯科-西里洛结合自己的应用与思考,总结出了简单而又实用的拒绝拖延、专注工作、提高效率与效能的“番茄工作法”。

(一)什么是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的原理很简单,你将必须完成的工作列在纸上,使用一只非常容易购买到的定时器(通常为番茄状)设定自己的时间,25分钟最佳。弗朗西斯科。西里洛称这25分钟为一段番茄时间。工作了25分钟时,计时器叮叮响就意味着你完成了一段番茄工作时间。之后稍作休整,再继续工作直到完成你的另一个番茄时间,而工作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长期坚持,完成番茄时间,就会成为你工作的动力,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会帮助你建立自信,养成集中精力、专注工作、立即行动、有条不紊的工作好习惯。

网友小郑撰文称,他同时患有严重的拖延症、精神涣散和再要五分钟综合症。

拖延症——一直在心里想着“那件事必须得做了”,可就是迟迟不能开始。越是困难的、重要的事情,越容易这样。

再要五分钟综合症——无论娱乐还是工作,都容易烂尾。想好了娱乐到9点就工作,结果拖拖拉拉到10点还没开始干正经事;下定决心要在11点之前睡觉,但是天天都会磨蹭到11点半,12点还没上床。

精神涣散——我们都知道打断的危害。但是仔细想想,被别人打断的次数远没有被自己打断自己的次数多。譬如编译程序的时候,感觉好慢呐,赶快趁机刷下微博或者豆瓣吧,然后看到网友上传了美女图片,呦,韩寒写了新博客啦,完了又想起周报还没写呢……

这三种毛病综合发作的结果就是,整天愁眉苦脸、心急火燎,好像忙忙叨叨累的不行,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却发现其实没干多少正经事,越发舍不得睡觉。脸色苍白,目光空洞,神疲气短,恶性循环。

在运用了番茄工作法之后,小郑发现自己的状态好转了很多。

(二)番茄工作法的要点

面对一项工作时,设定一个固定长度的番茄时间,通常番茄工作法建议一个番茄时间为25分钟,因为这个时间长度中人是最能集中注意力的。然后在这个番茄时间内,全神贯注的完成该任务,中间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哪怕工作没有完成也要定时休息一下,然后进入下一个番茄时间。在番茄时间内要保持思路清晰并专注工作,番茄时间到,没做完的工作累积到下个番茄时间,每个番茄时间之间要注意休息一下,放松一下大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