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与窗内

   2023-04-12 互联网4210


  我们当然不能简单的否定这些批评的意义。但在我们对这些批评进行评论之前,不妨引用一下琼瑶作品《寒烟翠》中韦白与章咏薇的这样一段对话:

  “我并不否定文艺批评,”韦白笑笑,认真地说,“但是,当一个文艺批评家非常难,首先要有高度的文艺欣赏能力,其次要客观而没有偏见,前者还容易,要做到后者就不太简单,那么,有偏见的文艺批评怎会帮助读者?何况,这是一个充满戾气的时代,许多人由于苦闷而想骂人,很多人就借文艺批评来达到骂人的目的,徒然混淆了读者的看法,弄得根本无从选择。读者不知道选择哪一位作者?作者也不知道选择什么写作方向?这样,文艺批评就完全失去了价值。读者通常都会去选择他所喜欢的作家和读物,他能接受多少是他自己的问题,并不需要人帮助。”

  我(章咏薇)有些困惑。“我并不完全同意你,韦校长。”

  “我是说我们台湾的文艺批评很难建立,在我看来,文艺批评只能说是批评家对某篇文章的看法而已,可供读者作参考,不能作准绳。”

  琼瑶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也是很明白的,即我们的文艺批评中实在是存在太多的偏见和自以为是。现在我们就前面提到的四点批评意见来展开论述:

  (一)、对局限性的评论

  勿庸置疑的,琼瑶的作品中的确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它们缺乏社会意义、题材过于狭窄、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这些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可以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是琼瑶自己已经说过:“我一直对于‘小说’二字,有我的看法:‘小小的说一个故事。’所以,我‘小小的说’,读者们不妨‘随意的看’,别太认真了。希望它能带给你一些‘小小的’感动,我就心满意足了。[13]”

  可见,琼瑶并不想赋予自己的小说太多的社会意义和使命感,她只是“小小的说”,要求读者“随意的看”,然后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小小的感动”就达到了自己的写作目的,她并不想去写出什么具有“真正伟大意义”的流芳百世的作品。我们的评论家又何必替她干着急,太过的要求她,非要她的作品具有社会意义,挣脱出所谓的局限性呢?或者,这是我们的评论家的一贯标准和立场,连对李白、杜甫这一类享誉古今的诗人,在盛赞了他们的伟大之后,还不免要冠之以“封建的士大夫文人,摆脱不了阶级局限性”之类的说词,更何况是尚不知能否划归“文学研究的对象”的琼瑶呢?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