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伊始,全球最大社交网站脸谱公司Facebook提交了上市申请。近期的商业界,再也没有比这家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即将上市更引起轰动的事情了。 Facebook在上周三提交的IPO申请文件中披露,公司首席运营官(COO)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去年薪酬总额达3090万美元,成为Facebook薪酬最高的高管。而且,一旦Facebook以1000亿美元的估值成功上市,桑德伯格所持有的股权可能最高价值16亿美元,她将成为美国自力更生的最富有女性之一。这些数字又一次让桑德伯格走进了人们关注的视野。 当然,当人们羡慕她的财富之时,更无法忽视她对Facebook做出的贡献。如果没有桑德伯格,Facebook可能还只是一片拥有巨大用户量的肥沃土壤,而不知道如何开花结果。正是她的到来,Facebook才找到良方。2011年,Facebook的广告收入达到38亿美元,而在桑德伯格刚加盟的2008年,这个数字不足3亿美元。 Facebook的代言人 桑德伯格在2008年加盟Facebook,从那时开始她便成为了这家社交网站的代言人,处理公司与广告客户、政策制定者以及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随着Facebook在上周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桑德伯格将会肩负更多的职责,代表公司与广大投资人、华尔街分析师进行接触。 Facebook特别顾问、风险投资公司Benchmark Capital合伙人马特-科勒尔(Matt Cohler)表示,“在未来几个月的时间里,桑德伯格将在所有发生的事件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由于Facebook的战略制定者,现年27岁的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不喜欢抛头露面,现年42岁的桑德伯格就必须不断在公众面前现身。桑德伯格的好友、同事和前雇员说,在谷歌、麦肯锡和美国财政部的工作经历,让她早已经历各种磨炼。 美国投资公司GreenCrest Capital Management高级股权分析师安努帕姆-帕利特(Anupam Palit)表示,“桑德伯格为Facebook带来了极大的信誉和经验。她了解一家上市公司如何运作,清楚投资人正在寻觅什么类型的公司。更为重要的是,她了解如何成功的兑现这些预期。” 创造广告收入奇迹 桑德伯格加入Facebook前,是谷歌负责线上销售业务的副总裁。对于她那时要去Facebook,很多人并不看好。当时,年轻的扎克伯格傲慢倔强,无法管理好偌大的Facebook.桑德伯格既要担任“家长”的监管角色,又需要心甘情愿地当“二把手”。两个人的性格又颇有冲突。桑德伯格注重效率,觉得公司运营需要盈利;而扎克伯格浑身散发着一股工程师文化,更多的是关注产品、用户体验,并不急着赚钱。 实际上,这些桑德伯格早已知晓,但是她感觉到Facebook将会创造一个奇迹。于是,她毅然走马上任。 一来Facebook,她就展现出了让人倍感舒适的亲和力与社交能力。刚开始,Facebook的员工对她“心怀畏惧”。她于是走到员工的办公桌前,主动沟通,打消员工的疑虑,融洽她与员工的关系。事后,在问及缘何采取平易近人的姿态时,她说道:“我意识到公司的走向取决于这些人的工作。作为新人进入到一个组织,对那些先来者的工作表示尊敬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除了迅速地打开工作局面,桑德伯格还明晰了公司盈利模式。那时,Facebook已拥有6000万用户,被誉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但是扎克伯格却不知道如何从中赚钱。 “广告就是Facebook要做的生意。”桑德伯格把这句话带到了Facebook.在她的努力下,2008年底Facebook的高管达成共识,超过70%的利润应该来自广告。而在具体的措施上,高管们也一致认为,应该依靠在网站页面中谨慎植入广告赚钱。 桑德伯格设计了一套广告平台——“社交化广告”(social ads),并吸引了全球各大品牌的入驻。这个广告平台在Facebook页面上右边框的一个并不起眼的位置,它上面能够显示“好友”对某个广告或广告商的喜好和具体评价。虽然只有大约0.5%的用户在看到该广告后会进行点击,但通过这种人际关系,用户对广告的印象大大加深,广告商的传播效果也大大增强。 经过三年的磨合,桑德伯格与扎克伯格逐渐配合默契。《纽约时报》称,桑德伯格是扎克伯格“最具有价值的朋友”。 2月1日,Facebook提交IPO申请。加入Facebook三年的桑德伯格用一系列成绩打消了当初的消极评论。Facebook的用户数量从2008年的6000万,增加到如今的8.5亿。并且,广告收入持续增长。2008年,Facebook全年的广告收入不足3亿美元,2010年,这个数字达到19亿美元,2011年是38亿美元。 政商通吃 桑德伯格被认为是商业奇才,但如果你看过这位女性的成长经历,你也许会遗憾,她其实可以成为另一个希拉里。因为,她是华盛顿政治社交圈塑造出来的典型代表,曾被喻为“华盛顿的政治动物”。 1969年,桑德伯格出生于华盛顿的一个中产家庭。在哈佛上大学期间,她的社交能力和政治热情开始崭露头角。她经常组织社团活动,鼓励更多的女学生主修经济学和政府管理。而在其校友的眼中,大学时的桑德伯格就已经是一名集才智、社交和政治头脑于一身的人物。 1991年,借由优异的学习成绩,她被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看中,这成为其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萨默斯对她的组织管理能力赞赏有加。1995年,萨默斯出任克林顿政府的财政副部长,29岁的桑德伯格被邀请出任萨默斯的办公厅主任,这可谓是少年得志。 2001年,萨默斯任期结束,桑德伯格也开始静下心来考虑自己何去何从。巧合的是,她咨询的第一个人是当时担任Google首席执行官的埃里克-施密特。当时,施密特建议她去“机多更多”的互联网公司工作。 2001年底她来到了Google,负责广告销售。一进入商业领域,桑德伯格被埋藏的商业才能开始凸显。那时,谷歌不过是一家创办仅3年,还没有实现稳定盈利的私人公司。桑德伯格凭借AdWords、AdSense等广告项目,短时间内帮助谷歌实现盈利。在不少重要合作上,桑德伯格都尽心尽力,对于谷歌与美国在线的合作,她被评价为“强势而无畏”。 从Google到Facebook,互联网的魅力使桑德伯格迷恋不已。2009年,恩师萨默斯重返白宫,担任奥巴马政府国家经济委员会的主任,再次邀约桑德伯格加盟。这一次,她婉言拒绝了恩师,表示“与扎克伯格一起共事来改变这个世界是一件愉快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