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同学会成为你明天的合伙人,今天的朋友会成为你明天的导师。对于怀有创业激情和创新想法的年轻人而言,置身于什么样的圈子对创业的成败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一位海归企业家曾在沃顿商学院参 加演讲,演讲人史克必成公司的CEO问台下众多沃顿学生:“你们读MBA的目的是什么?”并给出了3个选择:MBA的名声、圈子和知识。大多数人毫不犹豫 地选择了圈子,然后还反过来问他:“你1953年毕业,到现在对你帮助最大的是什么?”这位演讲者微笑着回答:“就是圈子。”
没有人会怀疑圈子和人脉对创业的帮助,这是绝大多数开放型成功者公认的成功要素。卡耐基一样认为“一个人的成功85%靠人际关系”。
对于怀有创业激情和创新想法的年轻人而言,置身于什么样的圈子对创业的成败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务实的创业者形成圈子、形成小气候,在资源上互相整合,相互帮助,才能少走弯路。”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圈子的社区功能和使命被无限聚焦并值得期待。年轻人应该学会打入社交圈并善用圈子资源。要有圈子觉悟:今天的同学会成为你明天的合伙人,今天的朋友会成为你明天的导师。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认为,投资圈子不仅能在最艰难的时刻帮助创业者,也会降低创业者的失败几率,同时对于投资人来说,圈子能够将资源成功导入到项目中去。
进入圈子、整合资源,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综合素质,考验着年轻创业者的“内功”。
真实反映创业者生命状态 圈子是一面镜子
离开校园才3年,蔡星已经小有成就。他创立的“青元素电影发展计划”已和包括港澳台在内的20多位青年电影导演建立合作关系,网络上以及穿行在北京的CCTV移动传媒2万多块屏幕上,都在播放他们的“微电影”……
今年是蔡星第二次参加APEC青年创业家峰会,他作为一场主题对话的主持人出席,成熟与机智的积淀远比他的年龄厚重。
当同龄人编制青春梦想的时候,在北邮入学的蔡星已经在社会这个圈子中摸爬滚打,并善于与比其年长的人打交道。
蔡星曾“冲”进校长办公室,一次谈话便顺利得到了学校的支持。大二暑假的时候,蔡星为了创办一本电子杂志,走进了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的北京办公室寻求支持。并在蔡星的强烈要求下,全国办的老师与他见面。
被婉拒之后,蔡星没有放弃这个圈子。“死皮赖脸地跟着他们”,使得蔡星的微电影制作成为YBC大兴办扶持的第一个文化创意项目, “更重要的是,新媒体行业领头企业园区——北京星光影视园的总经理陈洋成为了我的创业导师,他给我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学会选择”,蔡星表示,“导师的经验、 资源和指导远远比五万元启动资金宝贵。”
在学校期间,制作视频参加比赛让蔡星接触到很多青年导演,并了解了许多年轻导演并没有机会拍摄电影。蔡星想到,如果不仅帮助了年轻导演,还能惠及到大学生观众。
目前的蔡星还在创业路上积极前行,不仅在微电影领域做自己喜欢的公益,还给许多年轻导演衔接机会拍摄电影,“做一个平台,把很多成本低、创意好又富于教育意义的剧本让年轻导演来拍,形成一个导演、电影和观众对接的循环链。” 至今蔡星的“青元素”已有40余部作品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日本横滨电影节等获奖或提名。
圈子这面镜子,真实地反映创业者生命的状态:“相比于同龄人,我体验到了生命更多的状态,就算哪天去摆地摊我也会骄傲,因为我体验过别人没体验过的生活。”
蔡星的“闯劲”是当今许多年轻人所缺乏的,而这是中国年轻人在创业时提升社会质量的最大屏障。
“我们的青年企业家,在跟国际社会交往的时候,还有与我们内部交往的时候,社交的质量是很成问题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际联络部副部长韩梅青在APEC青年创业家峰会上称。
“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固定的量化社交的成果和成绩的标准,就是你的社交资源、社会资本,变成你公司的利润,帮助你成就事业。” 韩梅青表示,“我们中国人是以会搞关系而闻名于世的,但是实际上经过量化关系,并非如此。”
零点YES黑苹果青年理事长袁岳也说过,这代年轻人被应试教育与父母宝贝的角色圈住了。“社会化程度低,因此你可选的范围小,撞击的机会也低,因此要积极拓展各类社会参与。”
“现在有很多人看到别人创业就跟风,或者因为找不到工作去创业,我不认同。还是要做好准备。”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APEC青年创业家峰会上对记者说,“对事情有了解、在圈子里有人脉、有好的团队,至少三个里面有一到两个满足。”
圈子就像一面镜子,能将你的细节真实地反映出来。
在早期创业的时候,陈欧的出发点永远是“我喜欢什么,我擅长什么,我有什么资源”。
在新加坡大学毕业后,陈欧决定申请斯坦福MBA.“当时看到很多很糟糕的项目都能融到资。一看,创始人是斯坦福、哈佛的MBA,后来总结一下,这两个学校的MBA融资比较容易,自己做得这么好却拿不到钱,是因为没有斯坦福的MBA.”
果然,通过斯坦福校友、兰亭集势创始人郭去疾的介绍,陈欧认识了徐小平,得到了一位始终在他背后全力支持的导师。
气场相合很重要 寻找属于自己的圈子
圈子营销在大多时候是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因为当品牌与个人得到圈子认同之后,它能够在交易机会与交易频率上产生不同寻常的表现,而这样的圈子活动在北京各大宾馆酒店的会议厅一年到头天天可以观摩到。
精明的人知道圈子是多么重要,“70%读过EMBA的人表示还想再读一遍。”这是胡润给出的调查数据结果,不是为了课程,而是人际圈子。
2002年到中欧读EMBA时,臧力是一家央企的资产经营部主任,手里掌握着十几亿资金的投资权限。而因为一次“不知道去哪合适”的校友聚餐,使臧力成了饭统网的CEO.
饭统网完全是“中欧帮”的产物——中欧的校友筹集资金100万,高层刚开始也以中欧的校友为主。“天使全在身边,这个资源我们用着可high了!”臧力如此表示。
更重要的是,五六名创业经验在两年以上的校友充当了创业导师。“把困难都列出来了,我该在哪里注意。这些都是书本上绝对没有的经验。”
现成的钱、现成的人、现成的经验、现成的圈子,进了商学院的门,不创业似乎就有点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