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如何度过懵懂期?

   2023-06-15 互联网2950
核心提示:7月,34095名佛山高校毕业生离开学校,走入职场。在上月,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33%的2012届毕业

7月,34095名佛山高校毕业生离开学校,走入职场。

在上月,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33%的2012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有过离职,同时在离职学生中98%系主动离职,而离职主要原因是个人空间不够。

同时,有佛山资深HR反映,“初入职场的毕业生在刚进单位的前3—6个月的试用期里,跳槽最频繁,是整个职场生涯最焦虑的时期”。

南方日报记者近日对此情况进行采访,发现在佛山“工资待遇不如人意、二线城市偏远环境不适应、缺乏娱乐生活、渴望短期内换工作、心态焦虑”等问题,在这座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二线城市凸显。

职场新人如何度过这段焦虑期、懵懂期,走好自己的职场第一步?职场达人和专业HR为新人支招,办事不要太学生气,要讲究方法,裸辞有风险,换工作需谨慎,与工资相比,未来发展前景更加重要。

故事一

裸辞冲动大 被“传销”到佛山

2008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的王慧博,目前在佛山广东易居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担任项目总监。王慧博已有5年的职场经验,期间换过4份工作。

谈起自己的职场经历,他坦言“最大的经验就是要讲究办事方法,不能学生气一根筋。”

王慧博形容刚入职场的自己“充满了激情”,但是这种热情却遭遇了现实的尴尬。他回忆,“刚来的时候我在工地工作。可我发现一些包工头经常偷工减料,不愿做事。我特别想纠正这种现象,于是就直接告诉他们不能再偷懒。虽然他们表面上答应了,但最后却仍然什么事情都不做。”

对于这种情况,王慧博感到失望,“很激动,想跟他们理论”。可是王慧博回头想了“如果这样跟他们直接说,他们肯定不听的,所以我决定把这件事告诉领导。然后制定了一套奖惩办法,如果能保证一个月内不出状况,就可以得到一些奖励,如果出了问题就要惩罚。虽然奖励不多,但是拉开了差距,一直得不到奖励的同事表面上不在意,但心里还是会介意。经历几次,他们自己就会积极努力。

经历过多次工作转换,他对毕业生在入职后短期内有跳槽冲动很理解,“我换过好几次工作,但每一次都是很艰难的抉择”。

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包分配户口,条件很好。但是干得没劲,想出来闯闯。可家里人都特别不同意,而想到一个人跑到广东来打拼确实不同意,自己也很犹豫。但是那个时候就很冲动,还是辞职了。”

在这种冲动劲之下,王慧博轻信身边的朋友,“居然以传销的方式被带到广东”。发现被骗的他,“心里压力很大,有一些怀疑自己的决定”。

所以王慧博对于毕业生短期内裸辞持谨慎态度,“对待换工作要谨慎。第一份工作要积累好,尤其要注意选择行业。夕阳产业不要选,否则将面临再次换工作。”

故事二

工作中继续学习 专业与爱好相结合

201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小荷在顺德工作已满一年,换过两份工作的她,总结职场经验时认为,“现实工作中,即便发现工作内容与大学学的专业不对口,也不要随便放弃,要在职场中保持学习状态。”而对于专业和爱好的冲突,小荷也深有体会,“要努力兼顾二者”。

小荷介绍,“由于自己大学学习文学,毕业后就一直期盼从事与文字相关的工作。”抱着这种想法,去年7月小荷来到顺德某镇街党政办工作,成了一名政府聘员。

不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让她很难过,“公务员体系内的文章写作和文学差别太大,自己感觉很难适应。”

她介绍,来到办公室遭遇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学习写公文,但由于官方语言体系与日常用语习惯差别很大,自己又不愿意主动改变自己的想法,所以“一直很懊恼”。

就这样,她离开了党政办,考到顺德一镇街地税局当公务员。但这一次,她发现脱离了文字工作跳到了另一个“火坑”。“你知道,文科女生对数学总是充满畏惧,而税务工作免不了和各种繁琐的数字打交道,每个税种不同,手续也不一样,有时候我特别害怕报错税。”

爱好文学的小荷一段时间里对于新工作很不喜欢,但由于有了第一份工作辞职的反思,她决定硬着头皮去学。

一段时间之后,小荷发现,会计、税收工作非常实用,“工作上的东西也可能会成为你的爱好,做着做着就喜欢上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