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要怎样管理?

   2024-03-11 互联网820

在众多公司处于无序和无战略的状态。有很多公司成功的案例,靠的是起步早、胆子大、有关系,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些都无法为企业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企业必然要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进行全面的能力竞争,因循守旧抱着成功经验不放,抱怨市场环境恶劣的企业只能逐渐被淘汰。根据调查和研究,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8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大体也就在3-4年之间。中国每年有近100万家企业倒闭,所谓建百年老店不过是一相情愿。什么导致了企业“短命”,我们认为战略问题是关键原因之一。

四、分析中国企业管理病症

管理是个大问题,因素很多,现提出目前现在企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大概有几类:

没有规划型

我咨询过的一个老板说:“公司小,没有必要!”有意思的是我去帮别人咨询调查的时候,有的连基本的规章都没有,甚至岗位职责不清新,谁都能管,但谁都又不管,最终要推到老板那,老板皱着眉头说“就这么着吧”,公司没有“责权利”,也没有标准。员工不知道每天该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考核就是出勤。真晕!

烦琐复杂型

这里就要提到组织机构的设置和流程管理,部门制度规划的很细,层层设置关卡,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情,搞的很复杂。最后就等着,影响了工作情绪,什么时候批了什么时候做,也不理了,耽误了事我也没办法。

自我粉碎型

也许有领导的原因,制度规定到了老板那就成了废纸。别人该干什么干什么?亲情化管理太重,自我粉碎,也就没了规矩,各自孤立,互不沟通,信息流堵塞,老板最清楚一切细节。甚至申请办公物品都要老板亲自批。多累呀!我接触过一个电气企业,老板就是业务员,唯一的业务员。其他员工“假装干活,混一天算一天”。

打肿充胖型

岗位设置到是很全,一看真是个大公司,搞一个副总整天没事干,真正有能力的人还提不上来。怨声载道!“以目标定事、以事定岗、以岗定人”。中国不少企业存在“以人定岗”的问题。主要出力的人员整天忙死,其他人都闲死。部门设置重叠,打肿脸装胖子,既浪费又会发生事端,何必呢?设置一定要合理科学。

完美苛刻型

很多管理者,做事追求完美,常常用自己的行为标准和价值去要求别人,这样很容易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出现各种紧张气氛;管理者觉着“烂泥扶不上墙”,被管理者“害怕紧张,为什么我总打不到他的标准”的各种现象。

半吊子型

执行不到位就是半吊子。这种作风存在很多人身上。做事做一半,没有结果,也不负责任。还阵阵有词,不高兴就走,也不接受教育。如何是好?现在都要讲执行力。很关键。

有一次在某食品公司做咨询中,在车间里,我顺手拿着躺在地上的扫靶,放好后,叫人拿来标签贴上,写上扫靶,告诉员工,用完后归位。这是一个车间管理很小的一个事情,把扫靶放到该放的位置。

五、企业管理精髓

1.协同作用。
1927年,乔汤普森还是SouthlandIceCompany公司的一名员工,他突发奇想,想要在他管理的制冰码头上出售牛奶、面包和鸡蛋。因为冰可以使食物保鲜,于是,其余的事情大家都众所周知了。协同作用是7-Eleven便利店连锁店的核心内容。

2.持续提高是关键。德皮托告诉他的领导团队:“只要能使公司不断前进的问题,我都不惜殚精竭虑。我要看看我们哪里做得还不够好,而这种精神,将会是我们在长期运行中做的更好。”我相信乔懂得一个日语词叫“精益求精”,它的意思就是不断改进管理理念。

3.全新的视角可以发现很多被遗漏的机会。在展示会上,这家连锁店里最卖座的几家商店存在一些已经老化的灯泡,并成为潜在的安全隐患。维修部门则表示,需要用一个月才能把它们都更换掉。问题就来了:那些效益好的商店难道不应该获得优先的后勤支持?

4.员工们能够激励管理。通过他的不懈努力,那种勇往直前的工作态度和对工作的热情,伊戈尔,一名开卡车的哈萨克斯坦开卡车的移民,却真的激发了乔的热情去成为一个更好的执行官。

5.许多伟大的领导都是从底层做起。德皮托来自蓝领家庭。西点军校毕业之后,他曾服务于百事可乐公司。我的道路也很相似。你总是听到人们在谈话中抱怨缺少机会。我认为这是成功的一大阻碍。

6.交流沟通始终是个挑战。遥远的特许经营业务和数以千计的子公司,想要横跨庞大的零售网络来进行信息交流和传递,这总是一项很大的挑战。在展会期间,一家商店总是例行公事的丢弃掉很多白天卖不完的面包,而这些面包本来是应该用在慈善项目上的。

7.复制成功经验。长岛的一家分店每天可以出售2500杯咖啡,比任何其他位置的分店卖的都多。乔的得力助手丹尼,发现该分店的经理德罗尔丝几乎知道所有客户的名字。你也知道你所有客户的名字吗?

8.军队的战斗力源于基础设施和物资配送。在西点军校,德皮托接受过培训,确保一切设备始终运转正常并且“时刻待命”。在幕后,7-Eleven大力铺展开分销中心、支持中心和庞大食品物流网络,这是对他的业务培训的实战演练。

9.做任何事情都有窍门。在一个甜甜圈的生产线上,“丹尼”不能跟上传送带的速度,直到指导人员菲尔给他演示如何更有效的工作小诀窍。这一点在商业领域内也是行得通的,无论你的业务有多伟大或者渺小甚至是卑微。

10.工程人员造就杰出的管理人员。德皮托、从事废品管理的拉瑞奥当尼尔,以及从技术产业出身的健康管理人员,从前都是工程师,我也是。当然,我也认识不少这行出来的窝囊废,但总得来说,他们是出色的管理人员。(摘自慧聪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