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雷士照明

   2024-03-11 互联网900

之后,这场从一开始就缺乏诚意基础的“和谈”,并不意外地走向了破裂。 

转战股东大会?
 

另一个雷士照明

  

“我正在走程序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很快!”8月15日,在雷士照明董事会公开拒绝其回归后,吴长江通过微博披露了他的下一步计划:在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股东大会上寻求支持,以期改组董事会。

但8月17日,阎焱对此却表现得非常不屑:“为什么要召开?我认为没有必要,开股东大会的结果,跟我们董事会的结果不会有任何不一样,因为我们几个加起来,投票权都已经超过一半了。”

8月19日,当本刊记者询问吴长江此事的进展时,他仅回应称,“到时会提前发布公告”。事实上,他并非不知道胜算非常渺茫。“说心里话,这件事是需要实力的,我现在很无助,我没有他(阎焱)有实力。”吴长江此前称,“但不管雷士将来怎么样,我现在还得行使我的权利。我们来召开股东特别大会,让所有的股东来做一个决策。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去争取,也许奇迹会发生”,“如果所有的股东都不支持我回来,那我就遵守游戏规则”。

根据雷士照明《公司章程》第58条,“任何一位或一位以上持股不少于10%的股东,有权随时通过向董事会发出书面要求,要求召开特别大会”,而董事会必须在收到要求后的21天内做出回复,并在2个月内召开股东特别大会。显然,目前仍持股19.53%的吴长江,应该可以顺利推动此次股东大会的召开。

但他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在这场即将到来的“股东特别大会”上,如何获得足够多的赞成票。

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如果吴长江要求对雷士照明“年度股东大会”6月19日刚刚选定的董事会进行改组,将会被列为“特别决议案”,需要获得四分之三以上的赞成票,才能获得通过。而目前,赛富在雷士照明持股18.48%,施耐德持股9.21%,高盛持股5.67%,只要三者达成一致,就可以投出33.36%的反对票,如此,即便所有其他股东都参加投票,并支持吴长江,他也只能获得66.64%的赞成票(包括他自己的19.53%)。

不过,8月14日,荷兰籍独立董事Den Daas的辞任,给吴长江增加了一些胜算。根据《公司章程》,如果是在股东大会上“选举董事以替代轮席退任或以其他方式退任的董事”,则将被列为“普通决议案”,而“普通议案”将“以简单大多数票决定”(获得50%以上的赞成票,即可通过)。也就是说,在所有股东均参与投票的情况下,吴长江只要能够获得其他股东30.47%以上的赞成票,即可“替补”Den Daas回归董事会。

或许,这并非巧合。阎焱透露,在雷士照明董事会做出“拒绝吴长江回归”的决议时,Den Daas是唯一曾表示反对的董事。而在8月14日Den Daas辞任的消息公布后,吴长江虽然表达了“意外”和“痛心”,但次日便公布了“召开股东特别大会”的计划。

8月24日、29日,在“吴长江回归”消息频传之际,雷士照明另外两名董事——来自高盛的非执行董事许明茵和独立董事powrie,也先后辞职。雷士照明董事会人数,由5月25日吴长江辞职之前的9人,直线下降至5人(独立董事仅1名)。显然,在吴长江问题上,雷士照明董事会内部分歧亦相当之大。

而“召开股东特别大会,重夺董事会话语权”,这样的桥段,很容易让人想起2010年9月28日那场“国美股东特别大会”。

当天,同样已失去对国美电器董事会控制权的大股东黄光裕家族,并未如愿改组董事会,不过,其唯一通过的那个议案——撤销对董事会的增发授权,却保证了其大股东地位的稳固,因为,董事会将无法再通过“增发”的方式摊薄其股权。

但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今天的吴长江,当时的黄光裕家族拥有更多的“筹码”:不仅持有国美电器35.07%的股权,而且,其拥有的372家未上市门店,对于包括贝恩资本在内的机构股东来说,也是无法放弃的巨大利益。

或许正因为如此,在吴长江祭出“股东特别大会”后,阎焱才会如此高调表达必胜的信心,甚至,他已经跳过了“股东特别大会”,开始考虑雷士未来的重组了。“各种可能都存在,包括新的股东进来。”阎焱称,赛富在中国投了200多家企业,不可能在一家企业上花太多时间,“我想,可能3个月之内就会有新的安排”。

有传闻称,雷士的“新股东”可能是国内LED照明行业龙头、广东东莞的勤上光电(创业板上市公司)。8月下旬,本刊记者致电勤上光电董事长李旭亮求证此事,但被其婉言拒绝。

而之前一直被视为“雷士照明最可能的接盘者”的施耐德,如今反而并非热门人选。

一位施耐德高管对本刊记者表示,虽然在吴长江退出之后,“施耐德的进退空间变大了,但到底是进是退,还要等法国总部来定夺。这次,朱海可能也不敢作太多的主张了”。这不仅是因为,在此前的雷士争夺战中,施耐德遭遇了雷士内部高管和员工最为激烈的反弹,更重要的是,2012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这个“全球第二大市场”,施耐德“罕有地录得了不佳业绩”。

另一个“雷士”

另一个雷士照明

2012年8月21日之后,虽然“回归”和谈重新开启,但吴长江在雷士的未来,特别是能否“重新掌控雷士”,依然不容乐观。当然,即便最终不能如愿,甚至是失去现有的19.53%雷士股权,吴长江依然可能另起炉灶,东山再起。

不在上市公司之内,却堪称雷士“核心竞争力”的销售渠道,一直被外界视为吴长江手中最大的筹码。雷士照明公告显示,2011年,这36个一级经销商(运营中心)和3000多家门店,为其贡献了64.5%的收入。

而这些在吴长江扶持下成长起来的“一级经销商”,与他的关系可谓“唇齿相依”。这些经销商担心的是,一旦雷士“去吴长江化”,他们此前享有的种种“优惠政策”将不复存在。更何况,“有些经销商,的确是被吴长江利益捆绑了,因为吴长江欠了他们的钱”,一名匿名经销商对本刊记者称。

“一开始我们相信,通过‘逼宫’,吴长江就能顺利回归董事会。”这个经销商对本刊记者表示,但在遭到董事会拒绝后,事态就只能往更极端的方向发展——另立新品牌,“这完全是被逼无奈”。雷士陕西运营中心总经理伍晓林曾宣称,新品牌的支持者,已经包括了全部36个运营中心(一级经销商),以及40个供应商。

不过,这些口头上支持吴长江的供应商、经销商,并非没有疑虑。“我觉得,这个新品牌可能没那么快成功,所以我参与得不深。”上述经销商坦言。而阎焱,显然很明白这一点。“其实,我并不相信(他们会无条件支持吴长江),因为很现实,经销商他也要活着,他要赚钱。”

因此,一方面,雷士8月14日强硬表态称,“将寻求其它方法分销产品,或通过使用其他一级经销商,或直接通过二级经销商销售产品”;但另一方面,阎焱8月17日也向经销商释放了友好信号,并提出了“通过股权方式整合经销商”的可能,“董事会有一个共识,要把一些主要的经销商逐步收购进来,让它的利益跟公司绑到一块,这是大的方向”,“我们在很早之前就讨论过这个问题,但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比如,(对经销商)怎么估值是一个问题,还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

而在上述经销商看来,阎焱是在采取“拖字诀”,用时间来分化经销商和供应商。“我值得搭上身家性命来打这场仗吗?”他反问说。据其透露,8月中旬,部分经销商已开始恢复对雷士下单,但吴长江的弟弟吴长勇(雷士照明副总裁)却不肯发货。

供应商和经销商,面临着被分化的危险,对吴长江来说,那些由他本人、亲属和好友控制的“私人公司”,才是他“真正的本钱”。而此前数年间,这10多家“私人公司”,已经通过与雷士的关连交易,快速壮大起来,并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堪称隐藏在上市公司背后的“另一个雷士”。

其中,前文提及的圣地爱司、重庆恩林和山东雷士,分别由吴长江的岳母陈敏持股40.93%、36.3%、48%,主要以“获得商标授权”的方式,生产、销售雷士品牌产品,并将销售额的3%作为“商标许可费”支付给雷士照明。2007年,三者合计支付“商标许可费”107万美元,以此推算,其当年销售额为3567万美元。而2011年,这两个数字已经大幅增长至386.4万美元和12880万美元。

             另一个雷士照明

由吴长江的岳父吴宪明持股49.67%的重庆恩纬西,则主要为雷士照明提供“贴牌生产”服务。2009年至2011年,重庆恩纬西与雷士之间的交易额分别为14万美元、205万美元、755万美元,2012年最高额度将为1900万美元。

由吴长江表亲殷研拥有的长鑫五金,则向雷士提供原材料。由吴长江控制的齐天照明、长江灯具、寰宇光电,亦向雷士“提供原材料和成品”,而重庆天溢、雷士光环境工程,则从雷士“采购成品和其他材料”。

多位雷士照明现任高管,也在吴长江的私人公司中任职。其中,雷士电工事业部总经理熊大勇,长期出任重庆恩林法人代表。雷士户外事业部总经理刘翔,不仅出任长江灯具的法人代表,还在重庆恩纬西持股24%。而吴长江的同窗、雷士研发系统总经理王邵灵,则曾先后出任重庆天溢、重庆恩纬西的法人代表。由王邵灵私人拥有的众大科技,亦与雷士之间存在大量持续关连交易。

2012年3月、4月,吴长江又新成立了两家公司:以“研发”为主的“重庆雷士科技”,和以“项目”为主的“重庆雷士光电工程”。前者的法人代表为雷士工业照明事业部总经理姬海荣,后者的法人代表,则是雷士的一名供应商。

在海外,吴长江亦有诸多投资。最新的消息是,其在2012年初收购了一家于加拿大创业板上市的LED照明企业。阎焱8月17日称,“我们突然发现,一家我们看了准备要投资的加拿大公司,突然公告说,吴长江成最大股东了”。

除了照明行业,吴长江的触角还伸向了地产、矿产等领域,当然,凭借的依然是雷士的影响力。据称,在雷士总部搬迁至重庆之时,曾经由吴长江妻子吴恋直接掌控的香港无极照明,便是那家“获得2000万元政府补贴和一宗土地”的私人公司,同期,吴恋还与人合伙组建了“雷士房地产开发公司”,并在重庆万州取得了“优惠机会”。不过,这两家公司的股权后来几经变更,目前已经看不出与吴长江的直接关联。

而在这场3个多月之前开始的、目前仍在继续的、与雷士董事会之间的“博弈”之中,吴长江麾下这些由雷士孵化出来的私人公司和子弟兵,一直扮演着冲锋陷阵的角色。

8月14日,主管市场和大项目的雷士副总裁徐风云高调辞职,当时,他对本刊记者称:“我辞职,就是为了要跟阎焱决战到底!”当被问及与“新品牌”的关系,徐风云说:“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而8月21日之后,“吴长江回归”曙光重现,徐风云亦宣称将重回雷士。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