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起,鸿海就不断与夏普接触、谈判,每次看到当时夏普会长、现任高级顾问的町田胜彦,郭台铭总是说,“町田先生,夏普和我们一起合作的话,绝对能战胜三星,让我们一起拼吧!”
直到2012年3月初,已经追求夏普将近一年的郭台铭,突然接到来自夏普总部的邀约,决定接受鸿海的合作提议。
“原来没有准备要签约,突然间一、两个星期就签约了。双方互相了解的程度不够,鸿海这才发现,哇!原来夏普这个坑洞这么大啊?我光投钱没有影响力,不是被他抓得死死的?所以郭台铭一定会急,一定会要介入,他越急、越强势,夏普越怕。”一位熟悉郭台铭的人士观察,“郭台铭4月之后飞了9趟日本,都是非常深度的主导,而且随着夏普的股价跌得越多,他主导得越强势,这让夏普吓到了。”
6月26日,夏普的股东大会上,夏普社长奥田隆司扮起强势的黑脸,他公开宣布,拒绝鸿海提高持股比率,及增派董事的要求。
一位曾与夏普三位高层接触过的科技界人士透露,夏普真正具影响力的决策者,是当初与郭台铭签下合作投资协议的町田胜彦,而夏普现任会长片山干雄与社长奥田隆司,大多都听从町田的决策。
“事实上,做业务出身的奥田,比做研发出身的町田、片山两人,更支持夏普与鸿海合作。”这位科技界人士指出。
而在夏普内部,接受苹果提议,让外来企业鸿海入股,且维持在9.9%比率的,不超过10%,就是希望鸿海只扮演资金提供者的角色。因为只要一旦持有夏普股权超过10%,根据日本法令,就有提案解散公司的权力,将对夏普营运造成极大的影响,恐怕连现在主导夏普营运的町田、片山等人的地位都会不保。
“你有看到过,因为公司亏损而引咎辞职的总经理,却升任董事长的吗?”一位科技界人士分析,夏普就是如此的企业,片山在三月底因为夏普巨幅亏损而去职社长,但是却升任为会长(即董事长)。
面对日本企业这样的保守心态,强势的郭台铭不惜让冲突白热化,争取属于自己有利的筹码。郭台铭在过去4个月内,企图强势主导夏普营运,甚至不惜在距离夏普总部10分钟车程的堺工厂的办公大楼,拍桌大骂,透过冲突,不断撞冲夏普的各种可能性。
因此,当郭台铭宣称与町田、片山在8月3日达成重新议价共识后,却突然由代表奥田的官方发言人否认,表示维持原议,显然夏普内部,也正在演出一场对抗郭台铭的黑、白脸戏码。
“我相信郭台铭不知道夏普的坑有多大,夏普本身也不知道第二季会掉这么快,因为电视是一个commodity(标准品),”一位前鸿海高层主管分析,“夏普没预测到日本市场会掉这么快,第二个它没想到它竟然会掉的比日本市场还快;如果他们(预测)那么准的话,也不会变成今天这样。”
夏普第二季电视销量仅有2011年同期的一半不到,衰退率比2012年第一季的35%再急速扩大,还远高于日本液晶电视的整体衰退率11%。
调研机构DisplaySearch大中华区总经理谢勤益分析,液晶电视持续跌价,夏普在置戴规格如32英寸不断亏损,2012年重回高毛利、高单价策略,却让它的销售量市占率掉得更快。在液晶电视唯一还成长的新兴市场,夏普更因为反应慢而痛失商机。
因为夏普本业的快速沉沦,日本媒体几乎一面倒的看衰夏普,已经没有不与鸿海合作的本钱,尤其是夏普背后最大的债主,日本银行业者已经施压要夏普寻求资金援助。
到2012年6月30日为止,夏普的短期债务高达7188亿日元,是帐上现金与约当现金的3.3倍。
8月9日,就在“鸿夏恋”惹出轩然大波之际,又传出夏普两大债权银行瑞穗金融与三菱日联,计划在9月中要求夏普彻底重组业务,才能取得新的贷款融资条件。
郭台铭战术:重演与奇美电角力战,借债主力量逼夏普退让
这个情景,似曾相识,现在鸿海与夏普的拉锯战,几乎就是2012年初,郭台铭与许文龙的奇美电角力战翻版。
前年3月新奇美三合一之后,鸿海派与旧势力奇美实业派,因为对未来奇美电营运方向上的意见分歧,而陷入双方对峙的角力战,在2011年初郭台铭希望切割触控面板等利基产品为子公司时,达到最高点。郭台铭当时也不断透过谈判、冲突的方式,一步步以奇美电少数股权的角色,挑战奇美电最大单一股东奇美实业的底线。
背后的助力,就是银行团给公司旧势力派的压力。到2012年6月30日为止,奇美电流动债务逼近2500亿元,比上半年营收2250亿元高出许多。2011年尽管奇美电前董事长廖锦祥多方请托,仍无法让银行团继续注资,为了换取鸿海财务上的支持,这场角力战最后在2012年5月中,由奇美实业全面退出奇美电董事会后落幕,郭台铭方面大获全胜,以约12%的持股,赢过奇美实业的17%股权,获得奇美电主导权。
有了奇美电的前车之监,在这场台日企业的角力战中,手中拥有银弹的郭台铭,面对需钱孔急的夏普,可说占尽上风。未来“鸿夏恋”的联合声明若出炉,可以想象最后将朝对郭台铭有利的方式,展开合作……
最后一句话
日本科技业,从2006年以来,已经开始了跳楼大拍卖,日本企业寻求国际资金援助的,夏普恐怕不会是最后一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