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他还特意强调,360不做竞价广告,“360将利用安全优势,杜绝钓鱼、欺诈网站。”反击百度将广告与搜索混在一起的竞价排名模式。为了保证用户体验平滑过渡,360综合搜索沿袭了和百度搜索几乎一样的设计与风格,用户很难分辨。
360综合搜索上线当天,搜狗CEO王小川就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了一份国内搜索引擎评测报告,搜狗评测团队随机选择了90个关键词加以测试,一类为热词,另一类为长尾关键词(两个月内很少有人搜的)。根据这份报告,360搜索整体结果次于百度、搜狗与谷歌,但在热词查询上效果较好,与百度、搜狗持平,明显好于谷歌,差距体现在长尾词效果上,它明显落后于其他三家。
前搜狗网页搜索效果负责人郭昂指出:“360搜索第一版在搜索结果质量上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准,算是惊艳亮相。目前它仍与领先者有一定的差距,但肯定会迅速缩小。当效果差距缩小到一定程度后,用户就很难直接感知,这个时间会非常短,可能只有半年到一年。”
知名科技评论人Keso则没有这么乐观,他认为:“一个好的搜索引擎是需要用户的不断体验来进化和调整的。360现在开始做搜索,用户使用百度的频率和次数肯定更高,百度进化的速度也更快,360只是追是永远追不上的。现在对360来说,问题不是出在技术门槛上,而是起步晚。这个时间会比较长,如果能在两三年内做到就比较好了。”
对于360来说,它们还拥有一个潘多拉的魔盒——浏览器。浏览器可以记录用户访问习惯,还可以统计出哪些网页、热词在一段时期内最受欢迎,被访问和检索得最多。如果360将这些用户数据纳入自己的搜索结果,用户会觉得360搜索的“智能性”即结果相关性大大提升了。但在另一方面,只要上传了用户的浏览数据,用户的隐私与机密数据被曝光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增强。
一位自称为百度工程师的网友在微博贴出了自己的测试结果。据他所言,他建立了一个“孤岛”网页,即一个全新、毫无任何外部链接索引的网页,按照常理,它不会被任何搜索引擎抓取到。但他使用360安全浏览器访问时,该网页出现在了360综合搜索的结果中。
360官方微博回应称:“百度工程师以所谓的‘孤岛’数据污蔑360,其实百度只要通过外部链接引导360爬虫抓取页面,同时屏蔽其他搜索引擎,然后切断外链,就可以造成只有360搜索收录所谓‘孤岛’的假象。”
一位极为了解360与周鸿祎的互联网从业人士对本刊表示:“微软和Google也一定意识到了,IE和Chrome会在极大程度上改进他们的搜索体验,但他们不会这样做,因为这不道德,是一把双刃剑。”
不够美好的“友谊”
“3B”大战中,短期来看,受损最严重的其实并非百度,而是搜狗。
此前,搜狗一直被看作下一批有望上市网站中的潜力股,外界对它的想象空间一直集中在“中国第二大搜索引擎”上。根据艾瑞数据,过去一个季度,搜狗确实位居市场第二,份额刚过10%.360的横空出世,给了搜狗重重一击。
在公众语境里,这场搜索引擎大战被简化为了“3B”,根本没S的事儿了。8月31日,张朝阳在搜狐微博上说:“搜狗必须参战。”一小时后又说,“3sb+t,三傻逼加他妈的,怎么个打法,这是个问题。”这被解读为搜狗参战的信号。当晚,王小川在新浪微博上回应,“一个流氓,一个垄断,该帮谁呢?参战了就真他妈3SB.”话虽如此,王小川还是在给内部员工的电子邮件中这样写道:“因为360的进入,搜索进入了百度、搜狗和360的新三国时代,我们与他们亦敌亦友。谷歌的成功代表了技术的胜利,360的搜索成绩代表了渠道力量在中国的特殊意义。”
这是一场富有中国特色的战争,大量中国互联网基础用户选择搜索网站时,并不以其搜索质量为选择依据,而是被浏览器搜索框和诸如hao123之类的导航网站所影响。渠道,而非产品质量,成了胜负的关键,360因此而得占上风。很难不让人想起当年百度与Google的竞争,技术实力更强的谷歌即使在宣布把服务器搬迁至香港前,也从未在中国市场上战胜百度。
Keso说:“中国企业就是拼谁的底线更低,当年IE提供了浏览器插件功能,大家都去争夺,最终把这个功能变成了流氓软件大战。现在的3B大战,用挟持用户、破坏用户体验的方式,也是在拼底线。”
反观谷歌,他们在2010年完成了新一代搜索引擎“咖啡因”的索引系统,加大搜索规模,24小时持续更新全球索引,并改善了索引网络内容的速度、精确性与全面性。百度也并没有停止创新的脚步,8月底上线的新首页版本在原本提供“我的网址、实时热点”等服务的基础上,新增“需求簇”模块,目前包含“体育赛事、天气、彩票、星座运势”等各个热门细分领域。同时,已经推行3年的“框计算”,令用户可以直接在搜索页面使用应用服务,无需下载应用就可以在线听歌、玩网页游戏、预订机票。
搜狗则在7月初上线了分类搜索,它根据关键词智能调整与推荐分类标签,预判用户的搜索意图。例如用户输入“仙剑奇侠传”,搜狗就会自动标出“游戏”、“视频”等标签。据其官方数据,平均每一次搜索,搜狗分类搜索为用户节约4秒时间。以搜狗搜索日覆盖2.5亿人次计算,搜狗分类搜索每天为用户节约10亿秒,相当于27万个小时或者115734天或者31年。
Keso说:“依托创新产生的垄断是正常垄断。互联网的垄断是技术发展规模化要求的垄断,是对创新者的奖励。挑战垄断没有问题,但必须依靠提供更好的技术创新、用户体验。而不是以另类、违反行业规则的方法来进行。挑战垄断不是目的,目的应该是提供更好的产品。”
9月初,由于政府介入,“3SB”大战明面上告一段落,几家网站纷纷选择噤声不言,但暗流仍在涌动。截至本刊发稿前,用360综合搜索访问百度内容,仍然只能得到网页快照结果。9月10日,百度宣布联合其余5家安全厂商发起成立搜索“安全联盟”。百度将根据安全联盟内所有厂商的风险网址数据库,对搜索结果中相关的网站进行比对和标注。此举无疑是针对360的反击措施。同天,360宣布在浏览器中新增“拇指”按钮,当用户浏览网页时,只要点击“拇指”按钮,就可以将网站域名提交给360搜索,提高该网站在搜索引擎上的用户评级。
长远来看,360依靠浏览器,流量预计将稳定在10%左右,但想要颠覆中国搜索市场,以现有技术实力与渠道还很难做到。为了防范进攻,已经损失掉相当部分流量的百度和搜狗必然会尽可能抑制360的成长空间,并将其势力范围控制在现有范围内。
在一个相对稳定、成熟与垄断的市场里,新生的搅局者野心勃勃,不顾自己在另一个领域也为垄断者的事实,为自己戴上正义的冠冕,正在向旧有秩序发起冲击,而既得利益者为守护市场格局,必然要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
他们之间可能会有美好的友谊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