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条经典管理心理学定律

   2024-02-18 互联网1120
核心提示:1.卢维斯定理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h.卢维斯点评: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

1.卢维斯定理

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h.卢维斯

点评: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

2.托利得定理

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提出者:法国社会心理学家h.m.托利得

点评:思可相反,得须相成。

3.刺猬理论

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点评: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适当的距离。

4.鲦鱼效应

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

提出者: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

点评:1、下属的悲剧总是领导一手造成的。2、下属觉得最没劲的事,是他们跟着一位最差劲的领导。

5.斯坦纳定理

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s.t.斯坦纳

点评: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

6.费斯诺定理

人有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

提出者:英国联合航空公司总裁兼总经理l.费斯诺

点评:说得过多了,说的就会成为做的障碍。

7.牢骚效应

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的公司要成功得多。

提出者: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院

点评:1、牢骚是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催化剂。2、牢骚虽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

8.避雷针效应

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使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从而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

点评:善疏则通,能导必安

9.氨基酸组合效应

组成人体蛋白的八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七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

点评:当缺一不可时,"一"就是一切。

10.米格-25效应

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落后,但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

点评:所谓最佳整体,乃是个体的最佳组合。

11.磨合效应

新组装的机器,通过一定时期的使用,把磨擦面上的加工痕迹磨光而变得更加密合。

点评:要想达到完整的契合,须双方都作出必要的割舍。

12.波特定理

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

提出者:英国行为科学家l.w.波特

点评:总盯着下属的失误,是一个领导者的最大失误。

13.蓝斯登定律

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远较在"父亲"之下工作有趣得多。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点评:可敬不可亲,终难敬;有权没有威,常失权。

14.吉尔伯特法则

工作危机最确凿的信号,是没有人跟你说该怎样作。

提出者:英国人力培训专家b.吉尔伯特

点评:真正危险的事,是没人跟你谈危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