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销售实战第3课:逐步浮现的千万大单

   2024-01-18 互联网1280
核心提示:本以为是100万的小定单,在经历半年跟踪,几番起伏后,原来是个总值千万的大项目。  2002年4月,在青岛电信展上,精确公司新来

本以为是100万的小定单,在经历半年跟踪,几番起伏后,原来是个总值千万的大项目。

  2002年4月,在青岛电信展上,精确公司新来的漂亮小姑娘小美,认识了来自大连某电子研究所的何主任。何主任告诉小美,他们准备做个公司的内部网,正在寻找合作伙伴。

  小美回到北京,把这个销售信息告诉精确公司总经理金总。金总对这件事的分析如下:

  这个项目远在大连,而精确公司在北京,对对方情况没有深入了解;

  从小美的描述来看,这个项目规模不大,总价应该在100万以下。所以,金总把这个销售信息的基调定为一次锻炼新人的机会,他要求小美做到如下:

  继续和何主任联系,进一步搞清这个研究所的组织结构和定单的来龙去脉;

  了解他们是否有北京联络机构,或者有没有人近期来北京—公司目前不可能派人出差去跟踪这个定单的消息,而有些情况是不能通过电话和MAIL了解到的。

  一周后,小美给出了最初的答卷。原来,该电子研究所被大连的上市公司海城收购,而该电子研究所目前正在规划的是覆盖该上市公司34家子公司的大型网络。

  金总一听,马上眼睛亮了。精确公司虽然没有和海城集团直接打过交道,但是海城集团的大名他是知道的。最基本的一点,海城是个有钱的公司,据说大连所有的银行都争着为它提供贷款。

  这个项目有价值继续搞清楚。但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没有更多的信息支撑之前,精确公司不想过多投入。而且,金总相信,对于海城这样的公司,有足够多的出差经费,而且只要有合适的理由,这些领导干部是愿意出差的。

  这时,正好有个机会,Cisco将召开一个规格较高的技术探讨会。

  金总让小美给何主任打电话,向他们介绍此会的相关情况,推荐他们来开这次会议。金总认为,如果海城真的计划上这个项目,公司必然会批准这类出差机会。如果公司根本对该类信息的态度不积极,则说明这个项目还没有正式列入时间表。金总让小美问他们需要几张邀请函,由精确公司去帮他们找。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