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小康进程分析

   2023-05-12 互联网3430


  3、人口素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起着决定性作用,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是生活质量高低的综合反映,是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文化方面看,全县的各类教育事业持续得到健康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率到2003年达到100%,成人识字率为98.52%,高于小康值13.52个百分点,达到了小康标准。从健康方面看,2000年人均预期寿命68.1岁,距小康值还有1.9年,我县的婴儿死亡率2003年为11.4‰,达到了小康标准(31‰)。

  4、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的改善与提高是小康生活标准的一个重要标志,说明小康生活水平进一步推进。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非食品性支出增多,居民耐用消费品增多,消费娱乐档次上升,手机、电脑等逐步走进平常百姓家。2003年,我县电视机普及率达到80%,其中城镇电视机普及率基本达到小康标准值100%。农村电视机普及率为66.1%,差小康标准值3.9个百分点。

  5、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的改善,是小康生活水平的另一重要标志。从小康标准设定的反映生活环境的两项指标——森林覆盖率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百分比来看:我县森林覆盖率已达24.75%,城乡环境和生态有较大改观,超过小康标准设定的15%的小康值。2000年我县已达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

  二、全县康进程总评

  2003年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人民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一心一意搞建设,真抓实干谋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进步,全县小康综合实现程度为61.97%。但各项指标实现程度差异大,指标间参差不齐,核心指标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完成62%、38.6%。接近小康标准的只有行政村通公路比重,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农民人均钢木结构住房面积、成人识字率、婴儿死亡率、森林覆盖率、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百分点。社会发展指标接近或达到小康值,经济发展指标距小康值差距大。小康之路,任重道远,重点难点在农村。从全国、全省、全县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在少数民族地区。我县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到2003年底,我县还有贫困人口32570人,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水淹区、半淹区移民生活困难。2003年我县人均GDP2896元,按90价计算仅为1685元,离小康值2500元还差815元。人均GDP2500元换成现价计算相当于4277元,现价人均GDP还差小康标准1394元。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18元相当于90价668元,与小康值1200元相比差532元。90价小康值1200元相当于现价2546元,现价农民人均纯收入差小康标准1082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