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价模式对顾客日用商品消费金额的影响

   2023-12-16 互联网1790


  在Bell,Ho和Tang(1998)文章中,我们用一个logit模型来估计这5个超市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表三总结了单部门模型中的(估计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读者可以参考Bell,Ho和Tang(1998)的文章,里面有对计量经济模型的详细描述。)

  表3.购物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估计值

  超市每次购物的固定成本平均预期可变成本(用和最低价的百分比来表示)

  E12.543.2%

  E22.010%(LowestValue)(最低价)

  H11.3510.9%

  HH11.1924.9%

  HH21.5026.3%

  表3显示,零售商品标价对可见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都有显著性影响,因此对超市的关键业绩也有影响。促销型超市和天天低价型相比,倾向于带来较低的固定成本和较高的可变成本。这是因为在促销型超市中,较大的价格浮动能让消费者有更灵活的购物计划。具体一点,价格浮动能让消费者在价格低的时候多储藏一点商品,在价格高的时候,就可以考虑以后再买。Bell,Ho和Tang(1998)新创了一个理论,而且这种想法的实证分析表明,这种购物的灵活性能够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期权价值\",实证分析还显示了这个期权价值体现在固定成本的减少。这种现象的基本逻辑就是:由于价格波动,消费者有购买商品的灵活性,因此对于有理性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光顾促销型超市的次数就会比天天低价型超市多。

  (作者邓兆生,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学院决策科学系教授)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