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ga Koper:做纳米的生意 文|J.W. 纳米技术总是要研究那些小得用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在十亿分之一米的材料上进行生产工作。但“小”总是伴随着“大”,在纳米技术领域,最具有潜力的正是那些大型企业。Draper Fisher Jurvetson风投的Steve Jurvetson称纳米科技为“下一波科技浪潮,一场将能够影响到社会结构的技术革命”。 处在浪潮顶端的正是Olga Koper.Koper是俄亥俄州非盈利机构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的领导研究人员,同时还是超过30项纳米科技专利的持有人。 Koper将她的工作描述为“用科学改变生活”,但她并非在象牙塔内潜心研究的科研人员。她说:“很多学术机构和实验室都只擅长基本的科学研究,却不会将科学转化为产品。在商业世界,你必须学会衡量风险,迎合市场所需,让消费者乐于购买。” 2007年,Koper加入了Pipeline,这是一家只接受邀请会员的创业指导组织,合作过的公司包括Kauffman Foundation和微软等企业,以帮助初创者开发商业技巧而著称。作为NanoScale Corporation的CTO和副总裁、堪萨斯州立大学的化学博士毕业生,Kroper领导了纳米技术用于商业产品的开发。其产品之一为FASTACT——一种能够吸收和减轻化学品的毒素的纳米粉体,能够用在体外癌症诊断系统上。 如今在Battelle,Koper正在研究纳米材料在咸水淡化和水处理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纳米材料从自然界中提取天然气。 Yael Cohen:发展最快的抗癌NGO 文| Gwen Moran Yael Cohen有时会说脏话,但她自己却毫不在意。2009年,她的祖母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之后她设计了一款以“F*** Cancer”为主题的T恤衫,之后又在Facebook上创建了同样主题的讨论组。很快,这个讨论组吸引了超过1000名成员。4年之后的今天,讨论组的成员数量已经将近66000人。如今,F*** Cancer(letsfcancer.com)已经成为一个快速成长的非盈利组织。 这家位于温哥华的组织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唤起人们对癌症早期排查的重视。F*** Cancer鼓励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说服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进行早期癌症排查。Cohen表示:“现在癌症已经成为在早期阶段治愈率最高的疾病。” F*** Cancer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慈善组织。他们乐观的态度,和Cohen看上去源源不断的能量吸引了一些名人,例如《One Tree Hill》的女主角Sophia Bush,来帮助他们进行宣传。这样的宣传手段也起到了作用。2012年10月,他们的“Touch Yourself”宣传语就和《Women's Health》、《Men's Health》等杂志一起进行了合作,鼓励人们对癌症进行早期自我检测。 2012年12月,F*** Cancer筹集了大约50万美元的善款。通过网站张贴善款来源和支出的信息图,Cohen获得了捐款人的信任。她表示,捐款利用的透明化对她的社区来说十分重要,这种做法能够让捐款人清楚地看到自己所捐的款项作何用途。 她表示:“对于我们的父母和祖父母那一辈人来说,癌症如似大敌。我们想让他们逐渐抛弃对这种疾病的恐惧心理。事实上,处于早期阶段的癌症患者,被治愈率高达90%.” Maria Flynn:减轻痛苦 文| Michelle Juergen 当你忍受着剧烈的头痛等待止痛药发挥疗效,在分娩时尖叫着忍受剧痛,或捏着鼻子吃鱼肝油时,Maria Flynn都能够体会你的痛苦。她现在就要帮助人们减轻痛苦。 Flynn是Orbis Biosciences公司的总裁兼CEO,公司位于堪萨斯城,针对医药行业和消费者开发新式可控药物输送系统。传统的可控药物投递系统向人体输送的药物颗粒不均匀,因此有副作用。而Orbis将药物颗粒均匀地投送到人体当中,提供精确的投送率,并且控制投送的药物剂量。目前这种技术被运用在很多工作中,例如进行疫苗注射及后续给药,确定含服药物的口味,甚至还被美国国防部抗菌药物实验室用来开发士兵的即食食物。 Flynn表示:“将这种技术从实验室中的项目转变成为一个商业项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这一成就的缔造者。” Flynn同时拥有MBA和土木与环境工程学位。她曾经在国际医疗健康IT公司Cerner中负责业务开发。为了圆创业梦想,2008年,她和Bo Fishback、Cory Berkland一起联合创建了Orbis.丰富的经历让她能够迅速理解这个产业,并行快速学习,将学到的东西用在工作中。在过去四年中,她也加入了Pipeline. Tara Hunt:社区营销先驱 文| M.J. 在Timeline和Tweet之前,在博客还不叫blog时,在大多数人认识web浏览器之前,Tara Hunt就已经是网络营销的先驱了,这个39岁大的加拿大人一直以观察者的角色影响并推动着网络营销。 Hunt说她已经进化成为“一个在正确的时间,在正确的地方,痴迷和执着于社区网络的生物”。她很早就开始在多伦多和旧金山的初创公司里实验在线营销,那时候粉丝数量的多少还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在那里,Hunt发现了一种有机关系——用自然生长的方法,亲自经营社区关系,比给一个品牌强加信息量的作用要大得多。2009年,她还写了一本关于此主题的畅销书《The Whuffie Factor》。 Hunt表示,她目前在位于蒙特利尔的Tuxedo Agency公司从事数字化与内容总监的工作,而她的工作已经发生了变化。公司希望立刻就能得到客户,而且想要绕开一些必要的过程来获得客户,她还说:“品牌竞争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试图得到关注并扭曲社会圈的规则。而社会化媒体,如Facebook,Tumblr和YouTube已经建立了很多工具来帮助品牌达到预定的目标,他们为此花费了很多钱,从而促进了整个经济环境的发展,因此,这也并非一定是坏事。”Hunt表示,这有助于企业学习如何真正地与客户沟通。 她宣称:“在社交网络方面,‘做小’就是企业最大的目标。”企业需要加强用户黏性,和用户建立真正的不付费的关系,这样的关系才能够长久维持。Hunt以社交营销宠儿Zappos举例,他们就十分关注那些乐于传播公司的客户。 Hunt比喻,她的产业就像是一个长了满脸青春痘的青少年,总是会不断犯错,仍然经历着成长的痛苦。即使是她自己的初创企业Buyosphere也是如此,但是Hunt很乐于引导她的公司度过青春期。 Jane McGonigal:游戏治病 文|Grant Davis 不是每天都能发明一种新的方法来治疗疾病,但是SuperBetter却是其中一种,这是Jane McGonigal创立的免费在线游戏,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抑郁、焦虑和其他精神问题。 2009年,McGonigal在旧金山的家中时,头撞上柜子,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治疗脑震荡。恰巧她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了博士学位,于是和世界银行和美国心脏协会联手合作开发了一个游戏,够让她接受更好的心理康复。于是SuperBetter应运而生,这个游戏在2012年的SXSW嘉年华推出,要求玩家给他们自己每天创建一个目标,并请朋友或家人对自己进行监督。 McGonigal说:“这个游戏能够对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让使用者保持乐观的心态,保持社交并且促进恢复。” 科学家对Mcgonigal做的事持慎重态度。去年俄亥俄州立大学Wexner医学中心开始临床试验SuperBetter治疗脑外伤的疗效;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对SuperBetter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并有望在今年夏天发表研究结果。 McGonigal表示,SuperBetter的吸引力(全球有12.5万名玩家)与其他药物的治疗情况不同,它没有任何的副作用。为了引导她的游戏进入医疗保健领域,McGonigal已采取了“休假创业”方式,并亲自担任这款游戏的研发总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