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守奇攻 打赢校园招聘战

   2023-08-21 互联网2540
核心提示:每年的校园精英争夺战都会硝烟十足。企业若总是沿袭传统套路,胜算似乎会越来越小,那么另辟蹊径是否有可能?校园招聘,能否柳暗

每年的校园精英争夺战都会硝烟十足。企业若总是沿袭传统套路,胜算似乎会越来越小,那么另辟蹊径是否有可能?

校园招聘,能否柳暗花明

L公司是一家中型制造企业,经过7、8年的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以研、产、销为一体的运营模式,产品远销海内外,为地区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多次被当地政府评为“吸纳就业模范企业”。随着竞争模式的升级,公司对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培养愈发重视,每年的校园招聘也已成为公司获取和储备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过去几年,公司一直沿用常规的校园招聘“套路”,但是成效却不如从前。

L公司校园招聘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个案,各个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面对各用人部门的招人计划,怎么选、从哪儿选、用什么方法选才能选到“对”的人,的确很重要,也让人很头疼。事实上,很多企业在校园招聘时,已习惯了沿袭传统的“套路”,比如在公司官网、各高校就业网站、第三方招聘平台发布企业招聘大学应届毕业生信息,按照既定流程到学校宣讲或参加校园招聘会,筛选简历、面试、笔试之后,敲定人选,签订三方协议等。整个过程很投入但不算愉悦,结果也有些差强人意。筋疲力尽的HR们往往会想:这样下去,劳心费力效果不大,校园招聘岂不要变成鸡肋,怎样才能有所突破?

正守奇攻 ,不拘一格降人才孙子曰:以正合,以奇胜。

自古以来的军事战争中,讲究正兵对峙、奇兵胜出,单纯依靠正兵取胜,除非拥有数倍于对手的兵力。双方旗鼓相当或弱于对方的时候,只有大胆采用奇兵才能增加获胜的机率。同样是校园招聘,知名企业、行业巨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那些知名度不高,或者有明显地域性的企业,如何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抢得先机,找到并争取到“适合”自己的人才,需要一定的技巧。

善用正兵,严阵以待充分重视传统校园招聘的作用,认真做好调研及宣传工作,灵活运用素质测评、笔试、面试、情境模拟等手段,提高校园招聘的品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用“正兵”,即通过正面作战,遴选适合自己的人才。同时,这也是进行公司宣传的一种途径。大学生群体是未来的生产力,也是未来的购买力,通过校园宣讲,为未来积蓄能量。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讲,做好正面招聘,都有积极的意义。

正兵1:重视招聘类门户网站的作用,做好宣传工作。

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招聘需求只有被目标群体接收到、并能够引起他们的关注,才能有后续的好效果。比如,我们会根据公司的招聘需求选择1-2家招聘网站推送公司的校园招聘信息,或者通过招聘网站链接至公司官方网站,使学生及时了解到公司及招聘职位。

正兵2:充分运用各大高校的就业信息平台,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事实上,大学应届毕业生最为关注的还是自己学校的就业信息平台,这就要求我们HR做好校园招聘前的信息发布工作,行文、措辞等均须慎之又慎,尤其是知名度不高的单位,这是第一次与大学生们“见面”,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公司的印象。同时,一些专业的应届生求职网络平台、高校就业信息共享平台等,也都是不错的渠道。

正兵3:专场招聘/双选会,适合自己的才会起作用。

事实上,无论是专场招聘会,还是双选会,各有各的特点。双选会上,求职的学生人山人海,参会的单位动辄百家。综合素质高、形象好的毕业生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也就容易脚踏多条船。专场招聘会的财务成本相对较高,对企业知名度的要求也高,否则容易冷场,事倍功半。综合观之,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正兵4:校招海报/易拉宝/条幅/视频等,生动形象的宣传才会起作用。

无论是专场招聘会,还是大型双选会,视觉资料是最具冲击力的,容易给应聘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设计能体现出自身特点的内容予以展示,吸引和赢得大学生的关注和认同。

正兵5:组建合理的校园招聘团队。

企业应对校园招聘团队的人选确定合适标准,选择业务能力突出、沟通能力强的员工组成招聘团队,合理搭配人力资源部门与业务部门成员,并且对他们进行统一的业务培训,系统提升招聘团队成员的专业能力。

正兵6:合理使用测评手段。

笔试、机试、心理测评、无领导小组讨论等等测评方式,无非是想了解应聘者的本真,甄选出适合企业、而不是擅长“表演”的应聘者。毋庸置疑,量表滥用、测评毫无目的,都是我们需要避免的。要根据岗位特点,给应聘者创造条件,使其展示出最真实的自己,从而判断其与空缺岗位的契合度。盲目崇拜“压力面试”也是不可取的,用不好会适得其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