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化管理能为国企带来什么?
王谦修: 帮助国企提高执行力
国企大而不强的现状原因很多,但是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执行力不足。军事化管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但并非所有国企都适合军事化管理。因为国企形成的时间、从事的行业、所在的区域各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和特点。一种管理方式是否适合,由这个企业的文化决定。假如一个企业是层级规范导向的企业文化,就比较适合军事化管理。假如一个企业是创新变革导向的企业文化,就不适合军事化管理。因此,国企没有必要专门推行军事化管理。首先,每个企业有自己的管理文化、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就没有必要刻意推行军事化管理。其次,军事化管理是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会带来很多新问题,所以不可盲目。最后,企业终归是一个经济组织,还是不同于军队。
李维:多方面可借鉴
国企的通病是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员工的执行力和工作主动性欠缺。军事化管理带给企业的借鉴是多方面的。第一,可以学习解放军建立组织使命。第二,建章立制并严格执行。第三,员工是平等的。官兵没有贵贱之分,没有高低之别,他们是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必备条件。第四,有效的分配机制。打土豪分田地,穷人有份,士兵也有份。第五,公平的激励机制。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模范,论功行赏,比武比赛,平等竞争。第六,有效的沟通和无限的价值。政治思想工作是解放军的传家宝,座谈会、讨论会、总结会、专题会、动员会、民主生活会以及文体活动,自上而下多种形式灵活多样的沟通,始终达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使这支军队紧密团结,常胜不败,勇往直前。
像国企这样的规模型企业,学习军事化管理对企业发展是有帮助的。比如格力要求党员佩戴党徽工作,一是让党员本身的荣誉感和神圣感增强,给他们自身带来正能量;二是建立了“示范导向的执行系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榜样,学先进”是部队的一贯作风。这些管理举措都助力格力集团业绩飙升。
董博雅:改变“人情化管理”现状
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命脉,经过多年改革,整体实力增强很多,营利能力和竞争力都有所提高。相对于民企基础管理平台残缺,国有企业拥有良好的基础管理平台,缺的是动力与控制系统——激励约束体系。想要的人招不到,不想要的人托关系走门路,想开的人又不能迅速解聘。人没激励约束好,因而什么都做不到足够好,人均业务量、人均资产利润率以及劳动生产率较低。
这根源于国有企业的主流管理思想是以“人性化管理”为名的“人情化管理”(或者说是人本管理)。而西方现代管理思想是以“事本管理”为核心,以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理性人为假定前提,以泰勒的科学管理(明确分工、量化标准、严格考核、严明奖惩)为四大基本支柱。我们多年来一直在批判泰勒的科学管理,但纵览近年来MBA、MPA、EMBA、EDP西方管理教材,基本上是对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细化、严格化。我们国有企业通行的主流管理思想是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相对立的人际关系管理学派。所以,我们国有企业管理大多是艺术性的领导学,而不是科学性的管理学。
如果把明确分工、量化标准、严格考核、严明奖惩四大科学管理支柱细化、强化为“军事化管理”,并且与我们国企的传统优势“人性化管理”结合,那么国有企业确实需要经历这样一段“军事化管理”的强化过程。等人人、事事做到位,做到人均业务量、人均资产利润率、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国有企业就能真正提升管理能力。
国企如何借鉴?
董博雅:国企管理需要人性化和军事化的完美结合
“军事化管理(对事)”与“人性化管理(对人)”的结合,才真正回到了管理的本质,那就是“管理是严肃(对事)的爱(对人)”。人性化管理与军事化管理完美结合,就是国企需要的管理。
“人性化管理”要实现的是:教育人、培养人、关爱人、帮助人、成就人。而“军事化管理”是:正规化、精细化、流程化、标准化、责任化、绩效化、纪律性。“人性化管理”的对象是“人”,“军事化管理”的对象是“事”。事务管理上的严格规范精细到位,为人性化管理提供了前提,人性化管理又成了事务上军事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如果要保证制度和组织正规严明,员工服从守纪,并快速执行,就需要用军事化管理。而要保证员工忠诚敬业,自动自觉,必须用人性化管理。两者各有优势。如果在制度和规范上没有对事的严格(军事化管理),就没有谈人性化管理的资本,或者说那样的人性化管理根本没有效果。
所以,真正的“企业军事化管理”就是企业借鉴优胜军队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及管理经验并与企业管理具体实践结合,用优胜军队的管理思想去教育和引导员工,用优胜军队的管理思维规范企业,用对人的人性化管理与对事的军事化管理完美结合的管理模式,提升企业凝聚力、组织力、执行力、战斗力、正规化和综合管理能力。
李维:管理要科学、有效
无论是军事化管理还是人性化管理,这些管理体系本身都没有问题,国企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也不能一概而论。管理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有用”和“没用”之分。优秀的企业一定有一个优秀的系统,从战略规划、流程优化、组织优化,到岗位分析、岗位评价、薪酬体系、绩效考核、激励发展,企业应该建立一个能正常运转的系统,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这样才是科学的管理。
王谦修:需要两者统一
企业采取什么管理方式取决于企业的特点以及企业领导人的个性。军事化不等于没有人性化,人性化也不等于没有军事化。从我们的研究来看,国企一般属于层级规范和团队支持导向型企业文化。这种类型的企业文化,恰恰是需要军事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所以,国企最好是把两者进行结合,不能偏废一方。二者的和谐统一,才是最有效的管理。
谢健:应建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制度
实施军事化管理的企业,切不可走向极端的形式主义,而应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上,并逐步引入人本管理的理念,最终实现向人本管理转变。民营企业如此,国有企业也不例外。现代的企业管理理论主张以人为本,既重视制度管理,又强调民主管理,从而形成良好有效的企业文化与管理模式。一些现代管理思潮如全面质量管理、六西格码强调以人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与严格管理并不矛盾。它们与军事化管理的区别是:后者是以对人的强制为主要手段,前者是以人的自觉和创造为主要手段;后者强调精英管理,前者强调民主管理。在员工素质越来越高的当今社会,企业军事化管理与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科学背道而驰,不及时调整将难逃失败命运。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具有所有者(国家)和经营者(企业)的双重利益和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双重使命,许多国企的领导者往往将企业的国家利益作为实施军事化的理由,虽然能够增加员工的荣誉感,但是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问题,那么军事化管理就难以为继。因此,实施军事化管理的企业,千万不要把它当作灵丹妙药,更不能将其极端化,否则危害极大。只有通过优秀的企业精神将企业员工凝聚在一起,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与自我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