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故事:刘邦的统战“权术”

   2023-10-05 互联网2040
核心提示:管理故事:刘邦是一个胸无大志之人,更是个凡人,他是被时代大潮流裹着前进的,这是他的运气。所有的成功者其实都是幸运者。很多

管理故事:“刘邦是一个胸无大志之人,更是个凡人,他是被时代大潮流裹着前进的,这是他的运气。”

所有的成功者其实都是幸运者。很多情况下成功就是一种机遇,所以成功者千万不能把自己估计高了。

刘邦本人是一个胸无大志之人,更是个凡人,没有造反精神,也没有什么资本。他是被时代大潮流裹着前进的。这是他的运气,也是他能成功的条件之一。所以成功者千万不能把自己估计高了,估计高的话将来会出问题的。

刘邦的落难比陈胜、吴广都早。他是在江苏沛县泗水亭做亭长,亭长有一个任务就是要押送一些犯法的人到咸阳为秦皇修陵墓。这些人本身就是犯法的人,也知道历代给皇帝修陵墓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所以刘邦押着这一群囚徒修皇陵,还没有出他们的乡,就开始逃了。他干脆也不去了,从此他也不能再回去了,他就在芒砀山隐藏下来。这样刘邦本来是基层亭长,到最后他成了一个罪犯。

但是这个时候刘邦并没有起兵反秦,而是在陈胜、吴广公元前209年开始造反两个月以后,全国的起义浪潮都起来了,刘邦才加入反秦大队,他早期没有反秦的远大抱负。他是被时代大潮流裹着前进的。等陈胜、吴广死后,沛县县令被民众所杀,刘邦成了沛县起义军的首领。

萧何和曹参不愿意做反秦起义军的首领,因为中国有八个字,老百姓几千年来都记得很清楚,叫“首恶必败、协从不分”,所以谁都不愿意当首恶,特别是萧何、曹参,那都是良民啊,不愿意做造反派的头头。刘邦就凭着这个当上了头头。

如果没有陈胜、吴广,刘邦还会在芒砀山里隐居,将来的结果一个是被秦朝中央政府抓住处死,再一个是抓不住,他永远就是个强盗,落草为寇。所以这个人第一他没有推翻暴秦的远大志向,第二他也没有政治眼光看出来秦帝国即将灭亡,第三他没有勇气首举一旗,不如人家陈胜、吴广,他只是在起义形成大浪潮的情况下被裹进来了。

他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所有的成功者其实都是幸运者,成功的人千万不要把自己看得多了不起,因为成功需要三个条件,第一是你自己的实力,第二是要靠你的实干,第三是靠机遇。说实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力。说实干,大家只要卯足了劲谁也能做到。唯独这个机遇不是人力所强求的,很多情况下成功就是一种机遇。所以成功者千万不能把自己估计高了。能够意识到成功是幸运,其实对很多成功人士来说非常重要。

刘邦更是个凡人。没有大智,没有造反精神,也没有什么资本。在他之前所有的君王都有家族背景,像秦始皇的家族背景大家很清楚,秦始皇前面有35代国君都是秦王,秦始皇13岁继承王位。人家都有一个家族背景,就是说爹打下江山,然后传给他。

我们现在经常用一个词叫“富二代”,还有人叫“官二代”,像秦始皇这种人就叫皇某代、君某代,他前面已经有35代老祖宗做国君了,这是一种正当的继承。刘邦不一样,是布衣。所以我讲这么多只说明一点———刘邦是个凡人。“刘邦对贤士的渴求是完全没有先入之见的偏见的。”

很多领导老是抱怨没有人才,也许真没有人才,也许真有像韩信那样的人才你没有发现。所以做一个伯乐能否发现人才,这恐怕是在管理中最大的问题。

刘邦能从一个布衣用七年时间打下江山,有他的过人之处,当然刘邦的过人之处就涉及到刘邦对他这个集团的经营,源于刘邦对人才的渴求、寻找、重视和重用。

刘邦在人才方面可以说是中国历代君王中间最成功者之一。他对人才的网罗可以说是从一开始就着手了。

刘邦从起兵开始就注意,每到一地,他就问当地有哪些人是名人,有文化,他要找人家谈话,他要约见这些人。

有一个很生动的故事。一个人叫郦食其,是刘邦主动寻访得到的第一个人。他怎么得到的呢?刘邦到处寻找人才,走到郦食其所在的县。郦食其是一个说客,很有学问,但是郦食其这时候还不出名,他在街道上看门,他同一个街坊上有一个人在刘邦那里做骑兵随从,当刘邦军队经过这个县的时候回家碰见郦食其。郦食其发现刘邦这个人不错,就让他替自己引荐一下,刘邦就召见了郦食其。这是他第一次主动招纳的第一个贤士。

刘邦对人才的渴求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拘于这个人的身份,读书人也行,原来的名士也行,甚至于一个无名小辈也行。在这一点上,刘邦对贤士的渴求是完全没有先入之见的偏见的,所以他手下的这些人员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类人,一类是帮助刘邦建国立过大功的人,像萧何、曹参、张良、韩信,这一批人是帮助他建立西汉王朝的人,这一批人非常厉害、非常了得。这批人中间,萧何是他的老乡、老同事、老战友,所以萧何对刘邦的贡献很大,他们两个是一开始关系就非常好的人,萧何的官位比刘邦高得多,但对刘邦非常照顾。

这些人中间有一个人,我们要讲一下,就是韩信归汉。韩信是刘邦打天下最后当皇帝最重要的军事将领,但是这个人归附刘邦经历过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

项梁、项羽两个人都没有发现韩信。项梁、项羽都是老总,身边有那么一流的军事家竟然发现不了。所以现在很多做领导的人老是抱怨没有人才,也许真没有人才,也许真有像韩信那样的人才你没有发现。所以做一个伯乐能否发现人才,这恐怕是在管理中间最大的问题。很多不起眼的人,说不定他就是某一方面的人才,只是看你有没有慧眼。

反过来,从韩信的角度上讲,你会发现另一个问题:韩信作为一个一流军事家,在项梁、项羽手下都不被发现,都不被任用,这说明什么?说明人才要证明自己是个人才多难啊!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