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巴菲特:揭秘真实的史玉柱

   2023-06-15 互联网2970

史玉柱曾表示,第一次买入民生银行是无意之举。2003年9月和11月,史玉柱旗下的上海健特生物科技公司分两次受让某公司急于出手的1.43亿股民生银行法人股。尽管法人股无法流通,但史玉柱看中的是极其低廉的“白菜价”。至此,上海健特以1.43亿元的“白菜价”成为了民生银行非流通股的第八大股东,持股比例占非流通股的3.75%。

2005年6月民生银行股改,用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股本1.55股,又向非流通股股东转增股份约6.74亿股作为对价,以换取上市流通权。史玉柱每股仅1元的1.43亿原始股,增至2.15亿股,每股5.8元。

自此,史玉柱“白菜价”购入的民生银行开始为他带来浮盈。截至2008年上半年,史玉柱通过定向增发、民生银行送股、转股等方式持有民生银行A股达9.07亿股,持股比例为4.82%。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史玉柱开始逐渐减持民生银行。2009年一季度,史玉柱以每股4.5元左右的价格抛售了5.7亿股民生银行,可惜的是,此时正恰逢民生银行的最低点。尽管史玉柱此次抛售没有亏损,但是他仍然对自己这笔投资感到懊恼。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史玉柱自2011年3月开始再次增持民生银行,经历了短暂的浮亏过后,史玉柱长期持有民生银行再次让他尝到了甜头。

回顾史玉柱持有民生银行的经历,可以说史玉柱并不是一个典型的价格投资者。他也多次犯过高卖低买、该卖不卖、该买不买等错误。让史玉柱今年在民生银行“大赚特赚”的根本原因,可以说是对自己判断的自信和坚持,不盲目地接受别人的观点。比如在2012年9月,当包括瑞信、摩根士丹利等众多专业投资机构高调做空民生银行之时,史玉柱却在二级市场上闷头扫货。自信和坚持是史玉柱在保健品、网游、股票等领域赚钱的基础,也是史玉柱从“大嘴”变身“巴菲特”最主要的原因。但愿投资者不要只关注史玉柱从民生银行身上赚了多少钱,而忽略了最应该学习的东西。

Tips:史玉柱语录

所谓人才就是你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做成了,你再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又做成了。

不要总想着同竞争对手对立,而是要想办法让自己弥补竞争对手的不足。

与其改变消费者固有的想法,不如在消费者已熟悉的想法上去引导消费者。

我在我的公司只管一件事——市场调研。

要花大的精力建立一个连最基层的员工都可以看明白及易于操作的手册,尤其是《管理手册》和《营销手册》。

人这动物啊,每成功一次,智商就下降一截;每失败一次,智商就上升一截。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