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调查:考察求职者诚信的秘密武器

   2023-08-21 互联网2380

HR部门去了解、核实求职者资料是最常用的背景调查手段,那如何操作才尽可能详实的了解求职者信息呢?

一、学历证、专业资质和身份证信息

目前的假证书、假文凭充斥社会,尽管求职者提供了学历证书,还是需通过官方的手段进行核实,才能确保真实。

本科以上学历及部分正规大专院校查询可以通过“学信网”(https://www.chsi.com.cn) 来核实,费用为两元每条。

1998年之前(具体年份记得不是很准确)毕业的学历证书、中专、自考和成人本科等学历是通过“学信网”无法查询的,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打电话到学校查询,通过学校的档案馆来了解,档案馆都会有历届学生的资料存档,只是过程比较费时。有些学校会收取一定的查询费用,会用邮局转账的方式来支付。

专业资质可以到相关的专业认证网站上查询,如律师资格证、会计资格证、工程建造证等都有相关的专业网站查询。

身份证信息核查难度较大,一般通过网络平台只能核查到身份证的部分信息,而想通过公安或运输系统来查询的可能性较低,只要保证学历信息真实,身份证信息也就不会失真。

二、工作情况信息

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一般通过两种途径结合来了解求职者的工作情况:

一种途径是求职者在填写《应聘登记表》时,要求留下他直接上级的办公电话,一般不建议通过手机了解,这样就有可能是虚假电话,电话那头根本不是求职者上级,而是他找来的“托”。通过上级可以了解求职者的工作能力、态度、业绩及与人相处的能力。

另一种途径是通过求职者公司的HR来了解,我们可以主动上网去搜索公司的联系方式,通过前台很容易找到相关的HR,可以了解求职者的任职时间、任职岗位、是否解除劳动合同及离职原因、是否有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及期限、是否存在劳动纠纷,求职者的品行评定、有无奖惩等。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多采集几个样本点来综合了解,如不同部门同级别的人,同部门同级别的人等。

PS:如果把背景调查工作做的更细致,更有法律效力的话,可以向被调查公司发《背景调查确认函》,把需要确认的信息填写清楚,请被调查公司盖章回传。

最后,我们把各方面收集的信息与求职者所提供的内容进行分析对比,来判断哪些信息属于真实,哪些是有水分存在的,存在的问题会否对日后工作有直接的影响,并且和用人部门领导充分沟通,达成一致后再进行录用。

同时,在进行背景调查时要关注主要几个方面的细节:

1、 在面试时向求职者有关背景调查事项进行告知,并就何时进行背景调查进行确认;

现在求职者多喜欢在职找工作,在没有确认他们完全离职之前,最好不要贸然进行背景调查,以至于对求职者的工作产生影响;

2、 一般岗位(部门经理级以下)尽量选取5年之内的工作经历进行调查,如果5年内有横跨三个左右的公司,则尽可能全部调查,有的求职者不会在最近的工作内容上作假,但之前工作造假的比例就很高。

高端岗位(总经理、总监、部门经理、高级技术型人才)可以把调查时间段延长到10年之内,这类人才身处高位,相对较稳定,10年内经历一到两家公司较为正常。

3、 设立调查内容失真的底线标准:人无完人,每个人发展轨迹都不是一帆风顺,离职也都有各自的理由和苦衷,有一些信息求职者不愿提及或进行包装改造,也情有可原。HR要设立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底线和标准,而不是一竿子打死,只要发现“污点”就拒绝录用,有时也可能会错失人才。

“诚信”的环境是所有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每个企业都能在背景调查上多下功夫,让造假者无处可遁,那么,人才市场环境就会得到净化。今天,新的人才市场形势也给HR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招聘到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还要从入职前就控制企业的潜在风险,并利用多种手段,给企业在未来人才的任用、职责确定提供最有效的帮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