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内变从挑战者到被挑战者

   2024-03-11 互联网410

京东“只有”刘强东的局面不是轻易能打破的,“老刘”的所谓的放权是否真的彻底也需要时间验证。但至少现在看来,刘强东在努力做这件事。京东未来的人才愿景,有一个“70%内部提拔”机制。而其他的人才,CHO隆雨表示,她经常收到邮件,刘强东会说:“谁谁谁不错,你去把他挖进来。”

相比很多电商公司,外界比较少了解京东的管理哲学。但是作为一家“有上市预期”的公司,人才未来的留存率也无疑成为京东的下一个考验。但一个伟大公司的进化过程,一定是以组织协调的方式发展,这点毫无疑问。

今年是刘强东的思考年。和京东在上市节奏上,最重要的参照物阿里,最近动作战略感极强,包括天猫菜鸟网络这一大动作的落地,弥补了阿里一直缺失的“最后一公里”;阿里金融的余额宝、信用支付和小贷业务的颠覆力量,震动了传统的金融行业。

表象背后

目前时局,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2013年,在京东的历史进程里,是前面10年的最后一年。从一个单纯的B2C到如今的体量,迅速的扩张背后,刘强东也在不断自省。当企业越来越大,发展到一定阶段是否一定要改变自己?这种改变要怎么改变?

上半年,京东内部做了两件事。

一是团队文化的梳理。其实随着一些新鲜血液的加入,已经让属于这家公司的性格和文化产生了变化,团队也越发向理性迁移。但是环视周围的互联网大公司,大多都有自己明确的企业文化。比如腾讯的工程师文化,阿里的小二文化,但似乎在外界的感观里,京东文化并不非常清晰。

梳理后,新旧两版的企业文化并没有太多“全新”的东西。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更加体系化——一切的核心价值观是“客户为先”,通过“诚信,团队、创新、激情”4个支点来辅佐支撑这个价值观。

二是做了人才的盘点。年初,京东内部引进了一套人才管理体系。就是一套像九宫格一样的管理方法。某个级别的管理者坐在一起,画一个坐标,横轴是能力潜力,纵轴是绩效,以此为依据画出一个九宫格。由左下至右上分别为普通到高潜员工的排序。

比如最顶端的“9”代表各方面都最出色的员工,且只能占该团队的5%.这个过程大家就会有PK,这一层的管理者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团队,区分出专业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做到人才的横向流动。

有了以上两个基础,京东调整的步伐和节奏,更像是一种更加文明和稳定的生长方式。“这次梳理,是京东下一个10年奔跑的基础。”隆雨说,如今京东已经在刘强东之外,有了自己的成长路径和逻辑。

不过在表层变化背后,真正驱动京东变革的,是来自未来战略中心的迁移。

如果说前10年的京东,是沿着“卖货”的电商基因成长,那么未来京东需要并驾齐驱的另三驾马车是“物流平台、技术平台和互联网金融”这是刘强东在2013年公司年华上明确的3个新业务方向。

竞争的焦点变化了。

和京东在上市节奏上,最重要的参照物阿里,最近动作战略感极强,包括天猫菜鸟网络这一大动作的落地,弥补了阿里一直缺失的“最后一公里”;阿里金融的余额宝、信用支付和小贷业务的颠覆力量,震动了传统的金融行业。

其实在美国,很多投资人已经能听懂京东的模式,也能理解京东和阿里的差别。对于刘强东来说,目前的京东最好的状态是在保持高速成长的条件下,“不急于盈利”或“保持微利”,并加强新的业务领域。

比如京东的最大强项物流。5月,京东在物流配送上刚刚建立了“新的标准”,推出了可将配送时间延长至22点的“夜间配”和从下单起3小时内送达的“极速达”服务。据了解,京东6个物流中心覆盖了1188个区县,上海正在建设的“亚洲一号”一期已经封顶,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当然京东也有明显的软肋。在技术层面,京东仍然没有达到数据产品化。甚至可以说,京东数据还处在很原始的阶段,底层架构搭建成型,但是对数据的技术应用和理解上还有所欠缺。

就像京东的采销部门,内部常调侃说,京东有3类采销:一是最好的中关村采销,这和起家有关;二是来自家乐福沃尔玛的采销,这些人拥有卖场思路;但最稀缺的,是互联网的采销思路。“有没有互联网的百货思路,是否真正理解产品、用户、流量三者之间的数据关系,通过中间的逻辑,去驱动采销和数据分析,才是未来更加重要的。”高级副总裁徐雷说。

“刚刚过去的6 18,京东筹备了2个多月。”京东CMO蓝烨说,从自营产品提前对产品线,提前备货,到促销期间市场投放结构变化方案、提前安排好配送员及大促期间住宿,保证仓储配送的产能 —— 相比2012年突然而起的8 15,这次的大促是一次系统工程,内部价值链条需要充分的沟通。

还有更换域名、更换图标,上线生鲜、商超等全新频道……以上的每一个动作,都是这家公司的加速快跑。以京东的发展速度,可以预料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项目需要创新,各项资源也会越来越稀缺。

真正考验这家公司的问题,来自管理层面是否能更加开放,是否能允许更多的试错。事实上一个企业的开放程度创新程度,尤其需要文化和制度的配套支持。敢不敢投入?有没有允许失败、鼓励创新的价值观?做十个成一个需要巨大的魄力。

今年,京东的目标从成交总额1000亿调整到了1100亿。无论刘强东这次的改变是否彻底,是否成功,一个企业达到最好状态的基础,不仅来自内在的运转节奏和方向感,更来自一个企业和企业家,在不同时期的“随机应变”,平衡好什么才该“拿起”和“放下”,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