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中的兵家思想带来的管理启示

   2023-10-05 互联网2090

奖罚分明可以督促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能够自觉维护制度,可以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氛围,这样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员工就会自觉的就会遵守制度,这个组织就会有强大的战斗力。

第三,《六韬》里告诉管理者一定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管理一定做到兼听则明和公正无私。《六韬》中《文韬?大礼四》载:太公曰:“勿妄而许,勿逆而拒。许之则失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止,不可极也;深渊度之,不可测也。神明之德,正静其极。”意思是君王不要轻率接受意见,或不要简单拒绝。如果轻率接受,容易丧失主见;马上拒绝,就容易闭塞言路。君主要像高山那样,使人仰慕效法;要像深渊那样,使人莫测其深。英明正确,镇静公正,就是准则。君主要安详稳健而气质宁静,要柔和有节而胸有成竹,要善于与臣民协商问题而不固执已见,对人要谦虚而无私,处事要公正而不偏。

在企业中管理者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对于重大决策、重要工作,坚持广泛发扬民主的原则,征求广泛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氛围凝聚员工。建设民主的企业文化,其真正目的就是发挥企业内群体的集体智慧,使决策更科学、更有效,更合理,也可以说让执行与落实更顺畅,促进效益增长。企业管理者要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竞争面前永远公平,这样可以大大有利于企业凝聚力的加强。

第四,《六韬》告诉管理者一定要善于识别人才和使用人才。《六韬》中太公曰:“知之有八征:一日问之以言以观其辞;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间谍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意思是识别人才要从八个方面考察,一是提出问题,看他知道的是否详尽清楚;二是详尽追问看他应变的能力;三是用间谍考察,看他是否忠诚;四是明知故问,看他有无隐瞒,借以考查他的品德;五是让他管理财物,看他是否廉洁;六是用女色试他,看他的操守如何;七是把危难的情况告诉他,看他是否勇敢;八是试他的酒,看他能否保持常态。这八种考验方法都用了,一个人的贤与不贤就能区别清楚了。

《六韬》主张,作为君王,应当推崇德才兼备的人,抑制无德无才的人,任用忠诚信实的人,除去奸诈虚伪的人。

严禁暴乱的行为,制止奢侈的风气。“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也。”根据各级官吏应具备的条件选拔贤能,再根据各种官职应具备的条件考核在职人员,甄别其才智的高低,考查其能力的强弱,使其德才与官位相称,官位与德才相当。这就掌握着举贤的原则与方法了。

在《六韬》中有关人才的六条标准是:仁爱、正义、忠实、诚信、勇敢、智谋。在考量人才的标准方面,《六韬》从实践的观点出发,主张给予他们不同的环境条件看他们的实际表现,如果都能做到以上几点的,就真的是一个人才,在企业管理中,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好的企业管理者,就应当选择德才兼备、忠诚信实的人,在适当的岗位用适当的人员,让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公平的施展。选择管理人员时,要把外部选聘和内部提升的工作做好。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经营资源,是一切财富中最为宝贵的财富,正确地制定和选择人力资源战略,特别是充分发挥各类人才资源的积极作用,是企业走向兴旺发达的关键。企业对于能够融入企业文化,为企业长远发展辛勤工作,努力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人要大胆使用;对那些阿谀奉承、唯唯诺诺、平平庸庸、无德无才的人要坚决摒弃,也不能提拔那些有才但是无德的人。企业有一流的文化,就可以吸引培养成就一流的人才,自然会形成一流的企业。

《六韬》是兵家思想的最早思想之源,《六韬》中的彰显民本思想,主张执政为民、彰显民主思想,主张执政英明、彰显激励思想,主张赏信罚必和彰显人才思想,主张任人唯贤的管理理念是中国化管理思想很重要的理念,当代中国企业家应该从古圣先贤的博大智慧中得到启示和借鉴,这样管理就会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家更应该从古人那里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的管理哲学理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管理理论,以此来传播和影响世界,做到世界管理学中有中国的声音,这是当代中国管理学者和企业家的责任和崇高使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