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本科生与一个高中生一起做前台,高中生就会做得很好,当然,本科生若是有脚踏实地之心,加上悟性,也可能高于高中生。但是很多企业的岗位太过于教条化,除了晋升或是处罚,岗位才可能有所变动,否则,员工若是有调动申请,则被视为不务正业。
结果是,企业总是在招人,可很少有企业去想倒底是岗位缺人还是企业缺人?一旦岗位有变动,人还能安心吗?最烦人的是招来的人又在本岗位上安不下心,企业还要苦口婆心的劝告或实施严历的管理制度,可该走的总是要走的。最可悲的是我们企业还不知道是什么回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这是当前很多企业老板的一个通病,而且这个病随着当前就业形势的缓急而变化。特别是在九十年代,由于大量农村、乡镇人口涌向城市,一时之间是人满为患,大量非专业技主的工作由外地人口代替,企业经营产品的科技含量普遍不高,或是熟练工种,或是流水作业成绩,或是老少适宜的市场销售岗位,反正咱是不缺人。不少企业还片面的理解了员工流失率,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员工进出对企业其它员工还是一个压力。
其实这个思想是很危险的,现在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国内市场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未来的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最重要的人才缺口不是在高端人才,而是大量熟练技术人员。国内优秀企业和外资企业凭借着完善的人力资源战略和职业发展规划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玫琳凯观点认为:公司怎样对待员工,员工就会怎样对待顾客。玫琳凯将其独特的销售队伍视作自己最主要客户。
人才都“流”走了,我们脆弱的企业何已为继?
实用的用人观念应“以人为本”。
世界手机巨头诺基亚的企业理念有一句话,叫科技以人为本!简明扼要的把诺基亚的企业精神一表无遗,技术是企业前进的核心动力,而人则是推动这一动力的重要因素。国外不少大企业的CEO和高级管理人员都是从非专业人才中提拔上来的,人才并不非要在业内寻找,这样,只会使企业的经营思路越来越狭小。
平庸的老板认为管理员工的精髓就是要找出每一个员工的弱项,并加以根除。优秀的老板却不这样认为,他们是找出一个人身上最突出的特质,管理的精髓是在于尽可能的利用好这部分的特质。
反之,我们部分企业呢?口号上说企业的人文关怀,大多数企业都做不到无情管理,根本关心,不少企业在招人时总是注重的是人才的业内经验值,而往往忽视了人的特质,尤其是作为一个高级管理者,这种人的特质更为关键,作为公司的高级管理者和领导者应当是一个系统集成的组织者,传导优秀的企业文化,激发整个团队的工作热情,识人更要用人,还要用尽其才,爱护人才,培训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