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孔子的一些思想

   2023-12-16 互联网1700

有人说孔子的道是无神论的,不谈论生死的。主要是因为孔子和季路的对话。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事实上,在古代每一个人都相信鬼神之说,人死为鬼,在天为神。当然孔子的弟子也是。当他们问及孔子这类相关问题时,都是抱着常人之心的。所以很多人就会想,人死了会怎样?神仙是怎么过生活的?当神仙有什么好?鬼吃什么?如何祭祀鬼神.……。真正的修炼是修自己的心,重点并不是在侍奉鬼神。就如同《金刚经》讲的: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许多的形式和祀奉鬼神的仪式事实上都是有为法。

孔子希望他的学生精进实修,修炼重点应放在修炼心性,如何在人与人的相处中修炼,并不是在祀奉鬼神,也不要对其它知识性的问题感兴趣,人是不配知道神仙的事的,因为人会用人的心想神的事,这是对神的最大不敬,要想知道神仙的事,那就修成神仙。鬼怎么过活,你都听闻到了道,还担心变成鬼吗?因此孔子也说“朝闻道,夕可死”。其实听到了“道”就是最宝贵的。

何谓忠?“忠”绝不是国文课本中所写的制式答案:“忠于帝王,忠于父母,忠于权威”,孔子的“忠恕 ”之道真正“忠”的含意,就是忠于自己的良心,忠于自己的工作,忠于自己的身份,忠于自己的本份,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修”真”,因为真,所以每个人都应善尽本分,真诚的贡献自己的才能。

儒家倡导“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不是要大家去追求功名利禄。正其心、诚其意,当一个人心正、意诚修真其自然可以齐家;当诸侯的人修真,自然可以治国;当天子修真,自然可以平天下,若人人都能做到,自是一片升平,也不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名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礼义廉耻都是从真中派生出来,也是以真为根本。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