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何达到知足?个人理解认为应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做知足的人,应保持一份淡然的心境。人应该知足,承认和满足现状不失为一种自我解脱的方式。知足者想问题、做事情能够顺其自然,在知足的乐观和平静中,认真洞察取得的成功,总结经验,而后乐于进取,乐于开拓,为将来取得更大的成功鼓足信心,做好充分的准备。知足常乐,是个人永远的精神追求。在于良好的知足,有的人在乎更多更好的,却没发现自己已经有了很多了,那些物质上的要求,在看来是那么的渺小。
做知足的人,应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能知足,就能够在对待生活中的困难时,也会泰然处之。知足常乐,在烦躁与喧嚣中,会过滤掉压抑与沉闷,沉淀一种默契与亲善。一个人如果知道满足就会感到永远快乐。人的心态度决定一切,积极心态能催人奋进、锐意进取,激励斗志、战胜困难与挫折,能使人勤奋执着地对待事业,快乐阳光地对待生活。
做知足的人,应保持一片满足的心理。人生有得必有失去。草民有草民的自由,贵人有贵人的苦恼。不必高官厚禄,也不必堆金积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永远是最好的心态,有了这种心态就能做到心境平和知足常乐。你有了满足的心,才会有知足的心。每个人都要有知足的心,或许你的生活贫困,生存环境恶劣,也或许你的生活富裕,环境优美,都要有知足的心,人活着,就是福气,就要知足,有了知足的心才会有快乐,俗话说得好:“知足常乐”,佛经云:“知足人是圣贤”。所以人人都要知足,知足是福报,珍惜福报;知足是快乐,要珍惜快乐。
做知足的人,应保持一种助人的心灵。助人为乐,助人乃快乐之本,孟子说:君子有三乐,凡夫俗子也要有自己的快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如若不行人还可以苦中作乐。短短几十年的人生旅途,往往是悲喜交集,曰人生苦短,如历史长河,流星一闪,要及时行乐。一个人只有当他自己觉得知足的时候,那才是幸福的;相反自己不觉得快乐。
做知足的人,应保持一个平衡的心情。容易满足的人、就会每天沉静再快乐之中、欲望的追求少点,攀比的心态少点,知足的心理多点心态平衡点,根据自己的能力去生活吧,不要让别人的生活状况左右了你的心情。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既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再高的地位,总是不满足,生活没有幸福感;而知足者,却能在极为简单的物质条件中,得到满足和快乐。一首歌的词唱得好:知足为福,无欲则怡。德比于高,欲比于低。廉者乐乐,贪者戚戚。智者悟之,不以物役。
总而言之,知足是一种态度,常乐是一种情怀知足常乐,很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一切行为适中、折衷为宜,不能什么也不追求,也不要过分追求,凡事讲究个“度”。简言之,就是对幸福的追求持一种极易满足的态度。一个人知道满足,心里就时常是快乐的、达观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就会时时感到焦虑不安,甚至是痛苦不堪。
文/罗文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