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痛苦指数
新闻回放
2004年经理人痛苦指数调查揭晓。调查对象面向在企业、公司担任部门项目经理及以上职务的经理人。痛苦指数的满分为100分。调查显示,经理人总体的痛苦指数是42.8分。
在55项具体指标中,经理人感觉最痛苦的是“知识更新快所带来的学习压力”,其次是“市场竞争环境的公平性”。经理人感觉最不痛苦的是“与朋友、同学的关系”,痛苦程度最低的还有“家人对工作的理解、支持程度”、“与父母的关系”等。从调查的8大类痛苦来源看,对经理人影响最大的是“工作内容、性质”,其次是“企业内部环境与配合”,影响力最小的是“上下级关系”。对总体痛苦状况影响最大的是“与付出相比的薪酬水准”,其次是“公司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对工作是否感兴趣”。
新闻延伸
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低于农村居民,而中国职业经理人成了最没有幸福感的群体。痛苦成为他们疾病的表现和来源之一。小资经理人的苦闷,中产的不停追寻,CEO享乐品质生活后的对社会、对朋友、对家人厚重的感恩心理——对于痛苦,职业经理人可以被解读为3个层次:小资、中产、CEO类和其他金领。他们对痛苦的反馈,有的直接而猛烈,有的含蓄而隐忍,有的乐观而主动。
层次1:年薪10万之痛
年薪三万元的人生活最幸福,年薪十万元的人生活最累。在我国,最顶端的经理人薪酬多集中在百万元左右,而一些小企业经理人的年薪只比普通打工者高1-2倍,10万元年薪是处于中间的多数经理人的平均收入。这是个比较令人烦心的收入水平。如果年薪在万元以下,你也许对生活没有太多的追求,满足于有一套可以栖身的一厅二室,衣食无忧。有了十万年薪,你就不愿意再过这样的日子啦,你希望好好享受一下生活:有一套百多平方米的住房,有一辆十几万元的小汽车,当然衣食也不想随便应付,有时还要小资一下。更要命的是,你拿到年薪十万相当不易,你担心自己的位置,在乎自己的工作,生怕有一天失去这一切。你活得非常非常的累,患得患失,优越感和压力感并存。
个案1/人物:ANN
职位:国营企业部门经理
ANN从大学毕业就在这个单位工作了,除了部门调整外基本没动过窝儿。这是个老国营单位,效益还可以,年薪十万在单位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啦。从外表看ANN过着很幸福的生活,在闹市区有一套九十平米的房改房,收入不错,儿子也已上中学了,但ANN自己还是觉得过得很累。
首先是来自工作上的压力。每天工作压力大自不必说了,这是每个白领的通病。ANN所处的国营企业机构复杂,人员众多,她能坐在现有的位置也是几十年媳妇熬成婆得来的,再说自己已年近40,而且公司明文规定许多职位女性超过45岁就不再考虑,所以往上走的空间几乎可以说完全没有。没有这个位置收入也将大打折扣,将来对她来说实在不知会是怎样。
ANN的父母在外地,只有她一个独生女,前些年父母身体好,自己生活不用ANN操心也就过去啦,可现在他们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啦,ANN分身无术一直想把父母接过来,可现在的房子显然太挤了,ANN想买套复式的房子。可这确实是笔太大的支出。再说儿子已经读中学了,她还要给儿子留笔教育基金。同龄人中许多人家里都有车,看见人家都开着车,她心理还是有些不平衡,可还是力不从心。
唉,ANN总在叹气,前些年收入没有那么多时日子好像还轻松点,千把块钱的新上市衣服咬咬牙也买了,现在收入高啦,生活水平怎么好像还下降了?
层次2;事业、成就之痛
一份调查曾表明,目前国内企业经理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作过于繁忙,心理压力过重,心力疲惫不堪,时常烦躁易怒等;部分企业经营者相当程度地存在负面情绪,如心情沮丧、疑虑重重、挫折感强、悲观失望等。
个案2/人物:朱明
职位:北京某IT民营企业COO
朱明认为自己正走在时代的前端。他穿灰色行政套装,拎IBM笔记本电脑,洒淡淡的香水,脸上略带自信的微笑,以“一切尽在掌握”的姿态,穿梭于写字楼、咖啡厅、候机室、商务会所、星级酒店等中高档场所。
“我也许算得上个城市中产阶级,但我应该是属于这个阶级的中下层。因为我精神上或许能达到饱和,但我物质的痛苦也不少。”朱明说出了自己的心理焦虑。
他是北京一家IT民营企业COO,薪俸是他惟一的收入来源。当他的同类们成天在念着“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时候,他也成天在想着“我能动谁的奶酪”。对这,朱明感到很无聊,却又很无奈。毕竟,他的收入来源并非多样化。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奶酪并没有守护好,却被他的老板动了。
当时,应老板的要求,他要为公司开发一个项目。老板对他的承诺也很丰厚:项目完成后,他可获得利润的百分之多少,算作对他的提成。对这个奶酪,朱明觉得是一次机会。
当项目胜利完成的时候,老板以朱明投入成本过大、公司目前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为由,对给朱明提成的诺言并不兑现,所以他当时很气愤。“不过,我在公司工作几年了,总是对公司有那么一点点感情的,又何必为了那些物质的东西跟公司闹得不愉快呢?”朱明一脸的痛苦,“我发现一个很显然的规律,一些企业老板,当发现你没有可利用的价值时,对你的各种能力进行挑剔,对你的价值与能力不予认可。他们总将你的某种过失,或者某个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作为理由,把本来属于你的东西取消掉。”
层次3:管理你的痛苦
对于痛苦,有的需要更多的物质来抚慰,有的需要老板的认可来确认,有的需要友情和酒精来蒸发。以对待朋友的方式对待社会,对待别人,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是化解痛苦的根源。也许职业经理人到了变攫取型生活方式为回报型生活方式的时候了。
个案3/人物:张永声
职位:中华生技股份有限公司CEO
来自台湾的张永声先生是中华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的CEO,他强调高品质的产品、高品质的生活。他的公司从事的是内陆养殖的海产品,以及为高级酒店提供相关服务。
“所以我要求我的企业也是高品质的,产品一定是超一流的。”富有生活情趣的他,还是全球干邑之最路易十三的品牌大使。喜欢交朋友的他,认为以酒会友是最合适的交往方式,也是古今中外最重要的方式。
“这是一种荣耀,用这么尊贵的路易十三来结交朋友,不但有业内的朋友,还有其他行业的朋友,比如说阳光卫视的李忠样总裁等。”对于朋友,张永声讲究的是惜缘。
“注重高品质的生活享受:好的车,好的香水,好的服装,好的环境,好的朋友都会让我感动!”善于交友的他同样用感恩的心情来看待生活,管理企业,教育员工。
让张先生头疼的是团队建设,“以前在台湾,各地员工的差异是不大的。在上海,大家来自全国各地,差异比较大。比如说,上海的员工看不起外地的员工,所以我告诉他们要惜缘,通过缘分,来互相帮助。”
现在享受极品生活的他,同样来自草根,“生在城里要惜福,小时候我在台北上小学,在乡下的舅舅来到城里看望我这个城里的外甥。他已经是穿上最好的衣服和鞋子了。为了给我这个城里的外甥带一些土特产,就用扁担挑着。就是因为这个扁担的缘故,我的同学都嘲笑他是乡下人。当时的我心里非常难受!”讲到这里豁达而乐观的他神情黯然。
“那时的我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成为CEO,也没有想到自己能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路易十三的品牌大使,和最成功的企业家结交朋友……”
对于烦恼,他认为每个人都会有压力,无论是低层员工,还是高级领导,无论是二十五六岁的基层主管,还是五六十岁的高级主管。事实上只是压力的范畴不一样,压力的大小不一样。
“最好的办法不是你职位的高低,而是要生活和工作、身体和工作、享受和工作都要均衡,崇尚中庸之道。工作的时候要认真,该休息的时候,该运动的时候,该和朋友交流的时候,就要享受这个时刻。这样即使工作,也能享受生活。与家人在一起是享受,与朋友在一起也是享受,运动也是享受。”
理论上,CEO的状态要好过其他级别的经理人,至少在经济层面上是这样的。但张先生认为:“人的心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风格。对任何事,都有报恩的心态,可以蒸发痛苦。”
成功的理由有很多,至少心态是一条。同样,把痛苦的心态换成感恩的心态,对除了经理人之外的许多凡人也是有启发的。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人网职场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