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要求的是平等平权,不是爬到男人头上,男人也不必太自卑。
1848年7月第一届女权大会在美国纽约州的塞尼卡福尔斯村召开,意味着女性运动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也表示未来女性的社会地位应该和从前有所不同;可惜一直到21世纪的今天,158年的光阴蜿蜒流逝,流转的单单是崎岖的岁月,女性受到歧视和忽略的情况倘若不能以“一如过往”来形容,硬要说是有点进步的话,仅有小小一步的跨越。无论在社会和家庭,在行事和思想,男性照样站在他们的本位上不肯走下来。“男尊女卑”的现象仍旧如不锈钢般圪立不倒。
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犹太裔的波兰作家以撒辛格,他的哥哥教导他的时候,曾经和他说过一句话:“看法总是会陈旧过时,而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在这个以女性占了世界一半人口的世界,女性的地位不是看法,而是事实。
把女性塑造为无知角色
我们今天走进电影院,舒舒服服地观赏1933年和1976年曾经拍摄过而在21世纪又再重拍的新版《金刚》。照旧看见“女性等于弱者”这个被男人洋洋得意的讯息,毫无改进地在大银幕上堂而皇之地传达。电影人把女性塑造为一个万事不懂,遇困遭难时不思克服,手足无措只会一迳尖叫的无能无知角色。当女主角娜奥美华滋饰演的安妮黛洛尖锐的叫声穿过影幕刺进观众无辜的耳朵的时候,观众丝毫不觉得刺耳和不耐烦,反而充满乐趣地全盘接受,并且也充满嘲叽地,把这位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主角,封为“尖叫女星”。每一次面临灾难,金发碧眼的女星便脸无愧色只需放声尖叫,救她的英雄就会及时出现。虽然这位影幕上的大英雄是一只奇大无比的猩猩,不过,这只懂得保护心爱女生的金钢猩猩,不能讳言它是男性的象征。在每个危机时刻,雄姿英发,威风凛凛地出场,到来挽救那位既无能又无脑的尖叫美女安妮黛洛。
这部电影的收视率奇高。令人不解的是,影幕上制作的这个金发美女,让男人称快而女性叹息的弱者和弱智形象,在21世纪出现,却没有听到女性抗议的声音。大家似乎非常自然就接受下来,是由于奋斗的时间过长而不见显著效果,无法坚持而软弱下来,或者是长期生活在洋溢着男女不平权的社会氛围内,被保护已成习惯,最终培养出惰性,被驯服得对现实低头,妥协并放弃继续争取。
困在自怨自艾圈子里
台湾女作家欧阳子在翻译西蒙波娃的《女人女人——第二性──女人之一》一书时,于序中有一段文字如下:“我们绝大多数的人,平平凡凡,由于害怕对自己负责,由于缺乏勇气担当自由之重荷,往往宁愿抛弃人性孤傲之尊严,自动躲入各式各样自欺的、被美化的奴隶状态中,以求安息。”这段话在1972年发表,今天重读,是否仍感熟口熟脸呢?女人永远被困在服从、等待、哭泣、自怨自艾的圈子里,是走不出来或者是不愿意走出来?有待思索。
“不过就是一部电影,何必从美女和野兽的流行影片中,过于夸张地自细节中去引发出男女不平权的思想来争论?”有男人嘲笑女性过于敏感。
6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两个未满20岁的年轻牛仔认识了。杰克特维斯特(杰克葛伦哈尔饰)与恩尼斯德尔玛(希夫勒葛饰)他们来到同一个牧场打工。在那个保守年代,小镇居民大多古板守旧。当两个牛仔发现彼此互相倾慕,热烈地爱恋后,他们也很清楚,一个男人爱上一个男人,没有谁能够给予理解和同情。
相爱的年轻牛仔无法超越世俗的道德眼光和社会的道德观念,选择将感情压抑,黯然分手后,各自结婚生子,然后每年在一起度几天假。
以上为普立兹奖的得主,女作家安妮普露的短篇小说《断背山》的内容片断,《断背山》在美国《纽约客》杂志刊载时掀起纷纷议论,后来小说被两位著名女作家拉里麦默德理和戴安娜奥沙娜合作改编为电影剧本,并由台湾导演李安执导。
《断背山》今年获得不同的电影大奖,迅速地红了起来。影片描述的同志之爱,尤其是最后一段,杰克意外去世,恩尼斯来到杰克父母位于农场的家里报讯,然后要遵照杰克的遗愿将杰克的骨灰拿到两人初识的断背山。当他在墙缝里发现,杰克将曾经穿过的那件在分手那天,两人打架而留下鲜血的衬衫,惊觉杰克收藏多年居然没有洗去。遗留日久的斑斑血迹,由于时间浸渍,已呈铁锈色,杰克把这件衬衫套在恩尼斯的衬衫外面。伤心的恩尼斯带走了这件衣服。到了老年,单身过活的他,将自己的衬衫罩在杰克的衬衫外面,还有一张断背山的照片也一并收在橱里。
李安说,当阅读到小说的结尾处,“沾有因年轻时代打架而留下血迹的二人的旧补衫套在同一个衣挂时,我流泪了。”
一段禁忌的爱情,李安有办法在银幕上触动每一个观众的心。可见得人心都有一个特别柔软的部分。提到同志之恋时,李安坦诚地告白:“爱是可以超越文化差异的,当爱降临时,异性之爱与同性之爱是毫无差别的,爱老婆与爱男人是一样的,在观看本片时,不妨把性别撇在一旁。因为事实上,每个人心底都有一座‘断背山’,有人正想回去,但有人永远也回不去了。”
这个爱情故事想告诉我们的是,人的一生中,可以掌握很多东西,无法掌握的也许不算太多,但那份怆痛足以刻骨铭心。
然而,李安的话又让众说纷纭,最好听的是,人人心中都有一份动人的秘密,当然和感情有关。却又听到有男人说:“我们男人不必女人啦。”这句话背后的涵意更为深入,到底真正的话语是什么?亦需深思。
这个时候有女人大笑,女人太强了,男人只好搞同性恋。
不过是两部电影,娱乐观众的目的达到就好,骂架的画面和镜头应该不是导演的盼望。电影故事虽然源自生活,然而,无论争取任何东西,过犹不及,都是不正确的,女性要求的是平等平权,不是爬到男人头上,男人也不必太自卑。还是让电影回归电影,生活回到生活吧。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人网职场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