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莫执着,人生如道场

   2023-12-16 互联网1580
核心提示:  一天,一个修行者来到佛陀面前,问自己为什么不快乐。    佛陀回答: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一天,一个修行者来到佛陀面前,问自己为什么不快乐。
  
  佛陀回答: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一个人不快乐的原因,除了种种生活压力,还有对过去的追悔和对未来的忧思。
  
  人毕竟是人,总有七情六欲,只要不成为天天执著的习性,都是正常的。
  
  有个叫谢子衡的老中医,93岁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记者问他有什么养生的诀窍,他回答说,人生如同大雁过河,大雁经过这个河上的时候,河水里面有影子;等到大雁飞过去,河水里就什么都没有了。事来则心始见,事去则心遂空,不要小心眼。
  
  事情分为已经发生的和尚未发生的两种。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也无须执著。尚未发生的事情又要分成两种,一种是当下的行动能改变的,一种是无从改变的。无从改变的,也无须执著。不要浪费时间精力追悔过去,或焦灼于未来。正如佛陀所言,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有一句古老的欧洲谚语说:“心灵痛苦,经由身体宣泄。”
  
  当一个人很痛苦了,很累了,无法解脱,无法“处理”某种局面时,这个人往往就会生病。
  
  疾病可以让一个硬撑得焦头烂额的人,找到最合理的休息的理由、放弃的理由、承认自己软弱的理由。
  
  疾病也可以让一个耽溺于享乐、恣情纵欲的人反思与检点自己的生活方式。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疾病是对心灵的一种“保护”,一种自然的调节。
  
  佛家有云:人生如道场。在人生道场里不断修行的目的,就在去除这种天天执著的习性。常常有活得很偏执的人,经历一场疾病后,仿佛就明白了,懂得了放下和放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