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评:中国企业赚钱能力面临考验

   2024-03-11 互联网540
核心提示:危难时刻考验舵手能力,这一点中国人非常清楚。中国经济增长的减速,正考验着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考验着投资者们的信心。汤森路透

危难时刻考验舵手能力,这一点中国人非常清楚。中国经济增长的减速,正考验着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考验着投资者们的信心。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统计显示,过去30天里,中国的上市公司中有四分之三调低了盈利数字。用高增长掩盖管理战略缺陷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随着人工成本上涨、竞争加剧,企业盈利水平已降至十多年来最低位。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指出,中国非金融企业今年的净利润率可能下滑至4%,低于去年的5%。因为库存管理薄弱,加上需求增长不断放缓,企业的库存周转天数已比去年增加了5天,达到67天。

一些企业(特别是李宁(Li Ning))的投资者们对此已有切身感受。难怪张志勇上周辞去李宁首席执行官职务的消息令他们欢欣鼓舞,李宁股价随之大涨。张志勇对短期业绩的关注,意味着在需求走弱、竞争开始变得白热化的时候,李宁的分销商手上积压了大量货物。李宁正在大量回购存货,并大幅降价。李宁的净收入去年下降三分之二。私募基金集团德州太平洋集团(TPG Capital)目前已介入,试图让人们重新建立对李宁的信心。

悲观情绪是否过头了?香港恒生指数(Hang Seng index)和上证综指(Shanghai Composite index)的市盈率都约为10倍——接近2008年危机时的历史低位。利润率也萎靡不振,这通常意味着股市即将反弹。但与周期性低位毫不匹配的是,利润率也在稳步下降。这大大加大了投资者判定底部的难度。只经历过景气时期的各家企业管理层,能否应付成本不断上涨、竞争不断加剧的局面,也是个未知数。

译者/吴蔚
——————————————
编辑套话:
有压力,此处省略28个字。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