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记者谭彦嘉楠报道 伦敦当地时间29日,伦敦奥运会女子100米蝶泳决赛战罢,美国名将沃尔默以55秒98破世界纪录的成绩获得金牌,中国泳军的秘密武器陆滢以56秒87的成绩紧随其后,获得一枚宝贵的银牌。 陆滢的名字对很多人来说还很陌生,因为在过去的几年里,提起中国女子蝶泳,大家想到的就是双姝刘子歌和焦刘洋。直到去年的上海世锦赛,陆滢成了女子100米蝶泳唯一一个晋级决赛的中国选手,并且一举夺得铜牌,这时大家才开始关注这个清秀的上海姑娘。
陆滢的游泳路走得有些曲折。刚练游泳那会,因为游泳馆离家很远,爸妈又得上班,每天接送她得花去一个小时,所以陆滢的爸爸妈妈曾一度想让女儿放弃学游泳,但最终因为女儿的一句“我真的喜欢游泳”而坚持了下来。五年级,陆滢被选到了杨浦游泳学校二线队,在自由泳和蝶泳项目上渐渐显示出了天赋。初中的时候,陆滢顺利进入了上海市队,但成绩并不突出,加上性格有些内向,又不大爱说话,很长一段时间里,陆滢都“默默无闻”。 2008年,19岁的她萌生了放弃的念头,因为在她这个年纪,如果出不了成绩就希望不大了。就在陆滢等待“退役”的这段时间,她被“借”出去参加一个救生比赛,没想到一下子拿到世界冠军!虽然只是一个非奥运项目,但是“世界冠军”这个头衔还是给陆滢带来了不小的触动。用她教练的话来说:“小姑娘一下子就变得自信了许多”。从那时候起,陆滢打消了退役的念头,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之中。北京奥运会后,陆滢又迎来了一个转折点,从自由泳转项蝶泳。“自由泳项目人才太多,自己也练不上去,就索性改了。”没想到,这突然的决定给她带来了意外的收获。2010年亚运会,她名列50米蝶泳第三。2011年世锦赛,她为中国队拿下一枚100米蝶泳铜牌。随后的深圳大运会,她又包揽50米、100米蝶泳两项冠军。 从那时起,这个上海女孩加入了原本只属于两个人的蝶后之争。4月的绍兴全国冠军赛,很多人将蝶后之争的问题抛给她。但陆滢不喜欢与人争抢,她的霸气只会表露在那一池碧水里,场下的她像个邻家女孩般温婉乖巧,她会淡淡的告诉你,“我一直以来都只想做好我自己。” 伦敦,陆滢用一枚银牌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奥运之旅,尽管无缘金牌,但却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我运气很好,如果我预赛排在前面的话我会被分在中间泳道,那么我会吃很多的浪花,排在第七道反而有助于我发挥出自身水平。而且今天的比赛我很满意,尤其是出发比原来提高了很多,这一直是我比较薄弱的地方。教练也认为我这段时间有了明显的进步,比以前要好很多。在澳大利亚的训练对我的前程实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我希望能够提高后程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