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德云社复演三周年,12日,郭德纲与搭档于谦在京表演了相声《屌丝青年》,作品随后被公布在网络上,不久就有网友指出,该段相声中许多包袱都与专门搜集原创段子的微博用户“英式没品笑话百科”的内容雷同。时长20多分钟的相声,疑似抄袭段子有13处之多。
郭德纲遭遇“抄袭门”,维权者是微博上的屌丝们。这看似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但微博屌丝们一旦较真起来,甭说是郭德纲,即便是“杨表哥”和“方大国们”,还不是惶然败下阵来。
极具娱乐效果的是,郭德纲陷入抄袭的相声起名《屌丝青年》,但一旦遭遇微博上的正宗“屌丝青年”,立马被证伪而“屌”不起来----郭德纲微博道歉,借鉴的段子全摘除,而且有了真正自主知识产权的“2.0版”。
这事儿其实到此应该划上句号了。可郭德纲忍不住多说了一句:“名利均可实现,但切勿骂人后碰瓷”,这让人觉得道歉不那么真诚,微博屌丝们还是不满,要继续维权。

相声界借鉴民间段子的事儿,其实并不乏见。不过在相声作为主导娱乐的时代,民间的维权意识不强,而且当年也有集体创作的习惯,加之相声艺术家们还都算得上“德艺双馨”。所以,被借鉴者往往不以为意而且还引以为傲。现在不比当年,整个相声界内讧不断,而且娱乐地位大不如从前,即便是一枝独秀的郭德纲,这些年来也是丑闻不断。
德云社,其实就是一市场化运营的娱乐机构,在此语境下,郭德纲的相声创作借鉴了微博屌丝们的相声段子,自然要给人家一个说法,哪怕那些屌丝们是发在微博上的,而且是没有实名。
事实上,若郭德纲在表演《屌丝青年》前,在微博上发个声明,宣示借鉴了谁谁谁的微博段子云云,那些段子的微博屌丝们,不仅不会不满,恐怕还要成为郭德纲的“粉丝”。毕竟,那么大的腕儿对屌丝们如此谦卑,屌丝们没有理由不受宠若惊。
当然,也不排除微博上的屌丝们,要求郭德纲给稿费,这对财大气粗的郭德纲而言,还不是些许小事儿。问题在于,郭德纲忽略了微博时代的屌丝力量,自己把自己当成可以随意借鉴别人幽默的明星大腕儿,而不是表现出尊重别人的谦逊,所以才会引发屌丝们的反弹。哪怕是道歉,屌丝们也不买账。
大众娱乐,顾名思义就是大家一起了,众生平等乐;多元娱乐,就是你乐我乐互动着乐...这是网络时代的特点。这个特点决定了,各路娱乐明星再也不能高高在上,你的玩意儿不可乐,公众会不屌你。
你江郎才尽,睥睨网上众多微博屌丝们,借鉴他们的创意,那就是偷窃。没有任何异议,因为你借鉴后的东西,是要市场化的,是要赚钱牟利的。这样的借鉴不公平,也不符合知识产权保护的法治原则。
难堪的是,微博时代的网络创意,无论是对宏大叙事的解读,还是对红尘民生的演绎,网络屌丝们的才情灵感都远远超过圈内业界的明星乃至学者们。在这个激情四溢的大众娱乐时代,民间的智慧才是真的智慧,让国人真正明白这样的真理:大隐隐于市大乐藏于民大慧孕于网。
正宗的网络屌丝们,不仅改变着国人的娱乐方式,也影响着国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升华着中国的社会生态。如此让人尊重的民间力量,郭德纲却以一种随意的方式去借鉴,凸显其娱乐观和思想意识和时代严重脱轨。
颟顸倨傲的郭德纲,已经过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