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三国。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魏、蜀、吴三家,为争夺天下,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搏斗。“若建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三国的创立者都知道人才对他们功业的极端重要,他们在争夺人才中争夺天下,在争夺天下中争夺人才。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三国的纵横捭阖,军事较量,是一场争夺人才的大战。曹操知人善任,宽宏大度,讲求民主,在革新吏制选贤任能,使用得当,为后来取得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有句俗话:“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曹操一共下了三次求贤令,甚至提出对那些“贵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各州郡长官,勿有所遗。曹操的用人尺度是很宽的,所以他招纳的人才也特别多。被他称为“张良”的荀彧以及才华出众的郭嘉都先后从袁绍那里来投奔他,跟杨奉作战时,他得了徐晃;攻打徐州,他从被俘人员中挑选了张辽;在关渡之战中,把张郃弄到手,这些人都为曹操出谋献策,立了大功,这些人都成了他的骨干力量。曹操三次出榜招贤,因贤求贤反映了曹操重视人才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