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很热闹 七嘴八舌话年会

   2023-08-21 互联网2430
核心提示:又是一年岁末时,各类社会团体和大大小小的公司也开始安排起了一年一度的年会。中国是人情社会,中国人又有着一个好热闹、好喜庆

又是一年岁末时,各类社会团体和大大小小的公司也开始安排起了一年一度的年会。中国是人情社会,中国人又有着一个好热闹、好喜庆的传统。因此,一年一度的年会是必不可少的。今年因为龙年来得早,作为岁末职场的重头戏——年会,提前火热上演。如果说央视春晚是全国观众的年会,那么对于职场白领来说,年会则是与同事或工作伙伴的团圆节。

然而,一样的热闹,不一样的心情。有人乐在其中,有人则视为畏途,更有人因此称好大的“鸭梨(压力)”。据媒体调查显示,66.4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患上了“年会恐惧症”,其中18.1%的人有“非常严重”的“年会恐惧症”,48.3%的人“比较轻微”,有25.0%的人会因为要表演节目而感到焦虑。

职场“白骨精”:年会是软实力的比拼

10:00-21:30上班,22:00-23:00排练节目,每个周末还要拿出两个半天用于排练节目。这是白领王瑞近期的时刻表。

王瑞是一家大型营销策划管理公司的部门主管,80、90后是这个公司的主力军,年会节目的竞争十分激烈。可是,毕竟到年关了,各种事情接踵而来,部门业绩评定、先进部门、先进个人、优秀中层评选等等,都是马虎不得的大事情。王瑞恨不能分身有术,把一天当48小时来干。

即使再忙,还要挤时间排练节目,公司要求每个部门都要出节目演出,虽说只是表演,实际上又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部门之间都铆足了劲,非要拼个你死我活不可。因为,节目不仅要评出奖项,还要列入部门的综合分数。如果节目演得好,吸引眼球,给大家留个好印象,自然会在打分中占有优势。

可是,要拔得头筹谈何容易?王瑞从“内线”得知,公关部主任程永今年志在必得,拿出部门活动经费3000元不说,还提前预支了个人奖金5000元,每天晚上带领部门人马在一演艺公司排练。

王瑞不敢大意,马上召集部门会议,商量紧急对策。最后,决定不惜重金,请省电视台的著名导演,排演了一出据说不亚于赵本山的小品,势要压倒对方。

其他部门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些实在想不出好创意的,就在网上掏钱买节目。“能人”可根据客户提供的素材、公司新闻加工剧本,保证在年会上一鸣惊人。

每年年末,年会节目培训开始进入旺季,很多表演培训机构的舞蹈老师、导演、钢琴伴奏师等也会在岁末年初格外忙碌,赶场似的辗转于各家公司提供表演培训。一些白领为了准备年会的歌舞节目,特地报名参加舞蹈培训班,以求能“惊艳四座”。许多女白领也不惜重金置办礼服,找专业化妆师、发型师做造型,为的就是能在同事们面前惊艳亮相。

职场新人:年会是职场的面试题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抱怨,但很多人仍不想放弃年会这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尤其对职场新人来说,这是让领导和同事们认识自己的大好机会。

能歌善舞的陈彤入职才半年,今年是第一次参加公司年会。为了在年会上大秀一把自己的才艺,她早就开始彩排了。“我看过一些职场生存的书,告诫职场人要随时随刻展现自己。”陈彤说,作为一个新人,要想让领导记住自己就必须抓住一切机会“出风头”,要在全公司人面前脱颖而出,年会上表演成功是最快捷的方法。她朋友在一家500强企业供职,作为新员工就曾拉来自己在歌舞团的同学,两人合作表演了一出相声,赢得了满堂彩。这也让公司上上下下几万人记住了他的名字。

“我很早就准备好一个节目了,也许工作上很难让人记住,但通过这个年会,会让很多人记住你,甚至是老总,所以我很期待今年公司的年会。”陈娜听同事讲,比她早一年来公司的小邓,去年在公司年会上一曲京剧《红灯记》里李玉和的唱腔,高亢激昂,赢得了满堂喝彩,恰好公司老总也是个京剧迷,这下小邓撞上了狗屎运,老总外出活动,经常带上小邓,很快,小邓成了办公室高级职员。在银行搞信贷的刘英今年刚参加工作,以前学校的迎新晚会,她年年都参加,跳舞、话剧、唱歌她样样都拿手,从小就喜欢搞这些。不过,她还是有点小烦恼,那就是不知道该找谁来一起表演。“一个人演出会很枯燥,肯定要人多才热闹,但单位跟学校不一样,我一个新来的,怎么好意思去指使那些老员工,而且我也担心大家要是不愿意,被领导赶鸭子上架,那我就该得罪人了,所以现在只能先观察一下,看能不能实施。”

“要在年会上表现自己。”几乎所有职场新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但这也使年会成为一种负担,变成了他们“不能承受之重”。

小李来自渭北某县,从小生长在农村的他没有受过艺术的熏陶,在年会上实在扮演不了任何角色,因而在部门不受待见,加之一年下来业绩平平,在其他人都一显身手的时候,他却陷入了被炒鱿鱼的担忧之中。

年会:是压力也是机会

年会本是公司的组织行为,早些年就是“吃饭、抽奖、发奖金”

的代名词。随着这个时髦概念的深入,除了款待员工外,年会也是一场旨在推介企业文化,提升凝聚力的聚会。说白了,年会是场双赢战,公司和员工“各怀鬼胎”却各得其所。公司一方会借机做个回顾,来个展望,以求能“寓教于乐”,聚集士气并增强团队力量;而普通员工,亦可以一年一度地借机展示自我、整蛊上司并收获各种“意外”

奖品,最不济也是“阳光普照奖”。

所谓年会,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年会指某些社会团体一年举行一次的集会,是企业和组织一年一度不可缺少的“家庭盛会”,主要目的是激扬士气,营造组织气氛、深化内部沟通、促进战略分享、增进目标认同,为新一年度的工作奏响序曲。为什么这样一个本该充满温馨团圆气氛的“节日”,却渐渐成了很多白领的“鸡肋”甚至负担呢?

关键还是一个心态使然。

白领们重视年会的表现得分,固然无可厚非。但与此同时,最好还能多些重在参与的淡定与自然,少些刻意表演的谋略和功利。毕竟,年会活动首先应当看作只是公司单位每年的一场特殊“家庭聚餐”。

通过这种形式,让集体团队的每一成员,吃喝笑闹、联络感情、放松心情、增强凝聚,才是年会活动“寓秀于乐”的重要目的。

年会平台也许能一鸣惊人,但很多时候,这种“价值”和“效益”,更可能是被某些患上“恐惧症”的参与者,一厢情愿地过度美化和神化了。事实上,几乎不会有领导因为员工在年会上的表现而对他们产生偏见,更不会据此评价一个员工的好坏。所以,调整好心态,不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方是化解“年会困扰”的正确思维和心境。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场场年会,将成千上万的人维系在一起。名利场也好,是非地也罢,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职场上的阴晴圆缺,在一个个或大或小的舞台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大舞台,何必在乎一时一事的利与弊,得与失。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