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陷楼瞬间消失事件分析
俗话说年关难过,这话不假。龙年还没剩几天,广州地陷了,楼瞬间消失的情景吓坏了一批人。在地铁站施工工地旁边地面出现一个面积近300平方米、最深约10米的巨大空洞,有媒体报道说,广州地陷现场连发6次坍塌,这个大洞吞没了三栋楼房几棵大树还有一个红绿灯柱。
广州地陷发生的地点并非第一次与地铁捆绑在一起。2012年7月,先烈东路凯旋大厦对出路面发生地陷,路面出现一个近百平方米的大坑。地陷现场靠近地铁6号线工地,广州地铁公司表示地陷与施工无关。2009年7月,大沙头四马路海印电器总汇附近地铁6号线隧道上方附近路面突然坍塌,裂开一个面积约30平方米、深约2米的大洞。附近2000居民用水受影响,500多户无煤气可用。

揭广州地陷楼瞬间消失事件内幕
地质专家分析广州地陷塌陷原因
接到广州地陷塌陷消息后,多个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广州市常务副市长陈如桂察看事故现场后,召开市区有关单位负责人现场会议,具体部署落实抢险应急及相关处置工作。
地铁、公安、消防、应急办、交委、建委、国土房管局、安监局、水务局、煤气公司、供电、移动通讯等单位和荔湾区政府有关负责人立即赶赴广州地陷现场,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处置工作,封锁现场、疏散人员、疏导交通、分析原因、排查处置。

揭广州地陷楼瞬间消失事件内幕
关于广州地陷事故的原因,有媒体采访到在现场的相关专家,他们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广州地陷塌陷处地质现状与图纸显示存在差异。专家根据周围地质状况判断,在地下实施爆破作业时,该处恰好岩石层较薄。塌陷处地质更存在风化深潮的可能。
听闻广州地陷事故发生,广东地质灾害评估专家詹松半夜一点连发几条微博,说明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此次广州地陷原因:一、地质原因,古河道或风化深槽在厚层淤泥夹沙的地层中易引起水土流失引发地面塌陷;二、危房原因,二层的旧房往往都有上百年的历史,遇大雨都会倒塌,地下施工引起水位下降,地层压缩固结加快引起地面下沉,房屋随之下陷;三、工法原因,折返线施工无法采用盾构法、只能采用矿山法或明挖方式。
他还列举了塌陷事件的应急措施:避让,疏散群众;拉警戒线,除抢险人员外其他人员严禁进入警戒线内;回填砂、石、土、混凝土等,防止塌方扩大;对同类型的施工工地停工检查;组织专家分析原因制定处理方案。
无独有偶,在康王路地陷发生前一个星期,广州市北京路名盛广场东面路面曾发生地陷,面积达100多平方米。据悉,地陷路段底下正进行过街隧道施工。
詹松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次广州地陷的事故证明一个事实,很大原因在于,“矿山法需抽取地下水,引起附近水位下降,遇古河道或不均衡地质体时使地层压缩沉降加剧导致危房塌陷;地下施工抽排地下水是必须的,因此遇到不均匀的地质体出现,地面塌陷无可避免。”
很多人都在微博上问谁该对广州地陷事件负责?答案其实是不明晰的。一句地质情况复杂就全部搞定了。不是吗?谁见过广州近年来一连串的地陷事件过后有人出来负责的?没有。武广铁路赔偿金沙洲那3000万可以说是一个特例。
包括康王南路在内,我们是眼睁睁地看着广州地陷下去的,将来还要眼睁睁地看着不知道广州的哪处陷下去。地陷已经在广州吞过汽车,吞过商铺,下一次不知道要吞什么了,蚁民的愿望真的就像蚂蚁一样的卑微。能不能在确保不再出现广州地陷楼瞬间消失的情况下继续把地铁修好发展好?这一疑问成为大众应该去思考的问题。这带给人们的将是一个沉重的问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