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IPO市场涌现新基础投资者

   2023-10-05 互联网2040
核心提示:在香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首次公开募股(IPO)的销售工作有一部分是要去该市超级富豪那里,设法得到他们的大额认购,同时还要

在香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首次公开募股(IPO)的销售工作有一部分是要去该市超级富豪那里,设法得到他们的大额认购,同时还要他们承诺在股票上市后头几个月不要抛售。业界大亨曾被视作引领者,能够吸引那些希望追赶他们脚步的小投资者。

如今,这些传统的基础投资者已对IPO失去了兴趣。据银行业人士透露,失去兴趣的一个原因是,IPO交易不再能快速赚到大钱。FactSet的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新上市的股票中,有75%跑输了香港主要股指。

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的数据显示,这导致包括香港首富李嘉诚和地产大亨李兆基等在内的高净值投资者年初至今认购的IPO股份占IPO所有基础投资的比例仅为2%,远低于2009年的20%。

2009年,香港恒生指数(Hang Seng Index)大涨52%。然而今年,在第二季度下滑5.4%后,该指数到目前为止温和上涨了5.5%。

美银美林亚太全球资本市场负责人之一考克斯(Jason Cox)说,一直以来,中国公司IPO当中的基础投资者都是香港富商,但这个情况逐渐有了变化。

\

年初迄今,企业买家占香港IPO所有基础投资者的16%。

现在,新的基础投资者正在涌现,其中既有处于类似行业的公司,也有与政府有关或有政治背景的企业,还有寻找价值的私募股权投资者。

以中国煤炭供应商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Inner Mongolia Yitai Coal Co,简称:伊泰煤炭)为例。该公司将于7月12日在香港挂牌上市,目前正在为11亿美元的IPO计划接受认购。伊泰煤炭已经获得了七个基础投资者对其3.88亿美元股份的认购,其中包括中国私募股权公司China King Link Investment Holding Ltd.和电企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Datang International Power Generation Co.)等。所有基础投资者均同意持有伊泰煤炭的股票至少六个月。

年初迄今,企业买家占香港IPO所有基础投资者的16%,是2011年8%的两倍。

在香港以外的其它地方,也开始出现类似的情况。马来西亚国有棕榈油企业Felda Global Ventures Holdings Bhd.规模31亿美元的IPO当时锁定了约10亿美元的基础投资,投资方包括国有基金和地方政府。如果是国有企业发售股票,政府其它关联企业也经常挺身而出,参与认购。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亚洲股权资本市场负责人Kester Ng说,在如今这个厌恶风险的市场环境下,基础投资者的参与是帮助确保IPO交易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目前基础投资更多地来自于公司或战略投资者以及对自身投资持更具战略性眼光的私募股权基金。

就连一般不认购公开交易股票的私募股权基金也开始纷纷行动起来。美银美林的数据显示,私募股权基金占2012年香港IPO基础投资者的比例高达41%,而去年仅为5%。

美银美林的考克斯说,IPO估值已下跌至跟私募市场接近的水平,因此像私募股权基金这样的金融赞助商开始更积极地参与IPO市场。

尽管如此,这些私募股权基金或公司投资者通常并不像业界巨头那样鼎鼎大名,因此也无法带动小投资者使其对IPO产生同样的热情。跟大亨们一样,这些小投资者也有着急功近利的名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