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银行家》(TheBanker)杂志对2011年度全球银行利润统计排名发现,工行、建行和中行成为去年全球最能赚钱的银行前三名。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以432亿美元的税前利润蝉联榜首,中国建设银行以348亿美元税前利润紧随其后,中国银行以268亿美元税前利润位列第三。摩根大通位居利润榜第四,税前利润为267亿美元;汇丰银行为税前利润最高的欧洲银行,利润达到219亿美元。
中国经济崛起的必然结果
中国企业能够比肩汇丰、小摩、沃尔玛、埃克森美孚、丰田汽车以及通用电气等世界顶级企业,既是中国经济崛起的必然结果,又是中国走向世界经济强国的内在要求。
翻开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会发现,当一国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时,必然出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如德国在19世纪末成为世界经济新贵时,就涌现了西门子、巴斯夫、拜耳、克虏伯等一大批世界级企业。
同样,当美国在20世纪上半叶开始主导世界经济时,通用汽车、通用电气、福特、杜邦、IBM等业界巨子便应用而生了。类似的情形还出现在战后的日本。所以经济学家把跨国公司的出现以及在战后获得的巨大发展视为“同蒸汽机、电力和汽车的应用推广一样,是现代经济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
今天,判断一国是不是世界经济强国,在一定程度上主要看该国是否拥有以及拥有多少世界级的跨国公司。美国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通过其遍布世界的富可敌国的跨国公司来实现的。
中国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就必须拥有自己的一流企业,这样才能避免在国际分工、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等方面受制于人。欣慰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从能源、加工制造到金融贸易乃至信息技术等众多领域涌现出一批跨国公司,它们当中有的已是进入世界500强的世界级企业,有的虽然离世界500强尚有一段距离,但长势喜人,在不久的将来有望跻身世界一流企业。
此外,还有一大批目前规模还较小,但已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公司,它们尽管暂时还不具备抗衡世界巨头的实力,但它们惊人的扩张速度已经令这些世界级同行感到后生可畏。
难以占据价值链中的高端环节
不过,严格意义上说,中国迄今还没有一家具有一流竞争力的世界级跨国公司。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是指能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进行最佳配置的企业,而中国目前的顶级企业中无论是已进入世界500强的中石化、中石油,还是近年来表现抢眼的海尔和华为,它们都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在全球配置资源的程度。
特别是已经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一汽、上海汽车以及联想等制造业企业,只是从业务结构来看具备了跨国公司的雏形,还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产品结构中真正自有品牌的比例不足30%,超过70%还是扮演供应链制造商的角色。
在中国的产业越来越深地被纳入国际分工体系之中的今天,如果中国的一流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没有自己的品牌,不能占据价值链中的高端环节,则这种规模意义上的一流企业依然处在低质高耗、低附加值的产业链条中,就意味着有可能受制于人,处于被动和跟随的地位,甚至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国际化管理水准欠缺
中国一流企业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企业尚没有能力管理好跨地区、跨国、跨文化、跨民族的员工团队和企业。的确,尽管你在国内的经营已经非常优秀了,并不能保证你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同样优秀,两者是不能进行简单平易的。这当中经营方式和管理方面的适应性最重要。
欧美和日本等国的跨国公司在这方面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当成熟的管理体系,来避免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水土不服”问题。如它们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十分强调本土化,也就是中国化。不过这种看起来似乎十分简单的“本土化”战略真正实施起来却殊为不易,它不仅需要企业建立一套制度化的管理系统,还需要一大批具有跨国家和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全球化经理人来实施。而这种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恰恰是中国一流目前最欠缺的。
应注意打造持续竞争优势
中国一流企业与世界级同行的差距还表现为忽视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打造。中国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成本低。而且这种杀伤力极强的竞争利器确实为中国企业赢得了许多“世界第一”。但是这种低成本的竞争恐怕很难为中国企业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成本也在逐渐上升,中国企业不可能一直享有这种低成本优势。不过,中国企业的真正危机恐怕还不在于此,而在于忽视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培育。
众所周知,一个成熟的跨国公司必须重视建立与比较竞争优势相匹配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你既要重视巩固和发展现有的核心业务,甚至应该把已有的竞争优势发挥到极致,但更要重视建立能确保自己在今后10年乃至20年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新业务,这样企业才能在吐故纳新中保持永续发展。
但就中国企业的现状来看,还没有多少企业真正把开辟前瞻性的业务作为打造持续竞争优势的头等大事来抓,不少企业往往是在现有业务已经不能支持企业发展的情况下,才开始下决心开辟前瞻性的业务;但此时他们的世界级同行恐怕早已在这些业务领域筑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