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危机和收入不公困扰中国

   2024-01-18 互联网1160
核心提示: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城镇居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增长13.5%。其中,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达36230元,北京居其次,为32903元,浙江排第三,为30971元,这三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均突破了3万元大关。数据也显示,去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2452元,私营单位24556元。

另一组数字显示,中国富人过去六年财富飚涨了70多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过去每隔七年翻一倍。尤其是从2005年超过意大利后,经济大跨越的步子就没有停止:2006年超英国,2007年超德国,2011年超日本,在不远的将来还要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除了GDP,中国财政收入在过去十年增长了6倍,中国还拥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达到3.4万亿美元,占到了全球总额的1/3。

中国富人身价过去六年飚涨70多倍,普通民众过去六年的收入增长情况又如何呢?国家统计局公告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人民币,2011年为6977元人民币,2011年是2005年的2.14倍;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人民币,2011年为21810元人民币,2011年是2005年的2.07倍。

统计数据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六年仅增长了2倍左右,如果剔除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因素,收入增长微乎其微。统计数字显示的是全国城乡居民平均收入水平,这意味着,还有很多老百姓的收入是被高收入者拉高的,真正达到平均收入线以上的并不是多数。

中国民政部公开的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9月,中国城市低保对象2282.4万人,农村低保对象5237.2万人,农村五保对象553.2万人,国家优抚对象623.3万人。这四类国家保障对象将近9000万人,加之1000多万的城镇失业者,低收入群体已接近上亿人,占全国人口近8%,这是民政部官方的统计数据。

新华社上周三引述全国老龄委的报告称,中国农村人均养老金每月仅仅74元,只是城市老人月平均养老金的1527元人民币的5%。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主要数据报告》。这是继2000年和2006年之后第三次对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的追踪调查,也是国家统计局批准的唯一的部门老年人状况科学调查。

报告显示,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率,城镇达到84.7%,月均退休金1527元;农村34.6%,月均养老金74元。仅为城市老年人平均月退休金(1527元)的近5%。城镇平均年收入17892元,农村平均年收入475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10年来城镇老年人平均收入仅增加1.1倍,农村增长1.5倍。老年人平均年收入结构中,城市中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占到86.8%,而农村养老保障只占到18.7%。

这就是说,中国目前有上亿人口要靠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维持基本的生计,除此之外,中国还有数字庞大的群体被社会所遗忘,他们没有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甚至没有最低生活保障。

中国金字塔上的富人不到人口总数的5%,他们拥有的财富超过了欧美乃至亚洲的一流富豪,他们可能己经移民或正在移民;10%的金领白领或者企业主是中国的中产阶级,抑或是当今的消费主力。剩下的所谓夹心层,名义上过着小康生活,一旦遇上大病或天灾人祸,面对高涨的物价房价和教育医疗开支,他们随时都会沦为贫困线之下的低收入群体。

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而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而国家统计局长期以来并没有对中国的基尼系数进行调查,其理由是基尼系数的计算过程比较繁杂,计算方法也不统一,所以现在不统计这一指标。

国家统计局没有能力统计中国的基尼系数,不等于这个数据就统计不出来。据世界银行的报告,1960年代,中国基尼系数大约为0.17到0.18,1980年代为0.21到0.27,从2000年开始,中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6年已升至0.496。

世界银行报告同时显示,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这两个数字的比在中国是10.7倍,而美国是8.4倍,俄罗斯是4.5倍,印度是4.9倍,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倍。

世界银行的报告很能说明问题,中国的贫富差距即使不是当今世界最大,也属于最大之一。贫富悬殊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统计部门为此装聋作哑也是一种无奈。

中国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极少数富人的收入早已赶上和超过了发达国家的超级富豪,比如一些地产商、国企高管、资本大鄂、权贵官员……而绝大多数人的收入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同步增长,特别是庞大的低收入群体面对通货膨胀,生活成本和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日本在战后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国民收入很快赶上并超过了欧美发达国家。韩国也是如此,韩国60年代人均国民收入不过90美元,1995年突破1万美元之后,2007年进一步突破了2万美元。至于其他西方国家比较起来意义不大,只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德国2009年的贫困线标准是每人每月929欧元。按照这个标准,德国有10%即1000多万的贫困人口。2011年,美国发布的贫困线标准是一个四口之家一年22350美元,相当于每年14万人民币。官方报纸曾笼统的称,每6个美国人中就有1个这样的贫困人口。

而中国的贫困线标准在1985年是200元人民币,2009年这个标准提高到1196元,2012年再将年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过去26年来增长了11倍;而在此期间,中国GDP由9016亿元增至47万亿元,增长了近50倍。

英国诺丁汉大学终身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对此也是迷惑不解:“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共同富裕,相反,中国社会群体和地区间的收入差异已是领先于世界,中国面临的一个荒唐局面就是经济增长越快,收入差距越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