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炒房团的末日到了吗?

   2023-10-05 互联网1950
核心提示:最近媒体一篇名为《温州八成炒房者资不抵债,七成炒房资金来自借款》的报道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房价问题一直以来就是最吸引眼

最近媒体一篇名为《温州八成炒房者资不抵债,七成炒房资金来自借款》的报道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房价问题一直以来就是最吸引眼球的财经话题之一。

之前很多人认为房价的飙升同温州炒房团有很大关系,现在炒房团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接下来事态会如何发展?“炒房”这个比抢银行来钱还快的投机行为,还能持续吗?

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各地炒房团的日子就异常的难过,特别是在浙江、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民间信贷危机爆发之初产生了一大批的“走佬”,而那些没走的人其实已经撑不了多久了。

7月中旬,杭州地区有600家知名民营企业联名上书,向浙江省政府紧急求助,恳请政府帮助它们渡过因银行催贷、抽贷而面临的难关。

这是继2011年夏秋温州的民间高利贷危机爆发以来,浙江民营企业遭遇的又一波资金链风暴。此次危机距离上次恰好是一年,这难道只是巧合吗?

民间金融难道就是炒房金融?

众所周知,民间借贷最终的资金流向主要就是房地产,笔者曾经问一位通过高利贷融资的商人,他的借款成本是月息3%,折算成年息就是36%。这么高的借贷成本,要靠什么才能赚回来吧?

他说:这种钱没人会长期拿着,都是短期行为,等我拿到了地,立刻就去银行抵押,贷出款来,就能把钱还了。现在谁还借钱搞实业啊,那么高的利息,辛辛苦苦一年下来,还不一定能赚钱,炒房来钱多快。

因此,所谓的民间金融,其主要目的就是给炒房团提供炮弹而已,炒房团要是完蛋了,一定会造成民间资金链断裂。

很多人早就知道炒房比搞实业来钱快多了,他们开公司仅仅只是为了有个壳,这样跑去贷款会方便很多,他们并不求公司本身能赚多少钱。

还有些本身就很有实力的大集团,看到炒房这块的蛋糕太大,也联合起来搞个炒房团,比如温州著名的中瑞财团,就是由九家大集团组成的“炒房联合舰队”。

炒房的产业链很简单,放贷的人想尽办法从银行、亲朋好友等处借来廉价的资金,然后再加价卖出去,炒房的人拿到钱立马换成房子,想办法买通关系把房价向上评估,再通过银行抵押撬动资金杠杆,买入更多的房子。

房子可以卖给下一批炒家,也可以卖给真正的购房者,但高昂的房价必须让他拿出全家的积蓄,还得负债几十年。

去年夏天开始,有一批人资金链出了问题,宣布暂停付款,不少警觉的商人闻到了信号,于是更多的人开始拒绝付款,在短短几十天的时间里,恐慌就瞬间蔓延开来。有温商私下告诉笔者,不管有没有还钱的能力,超过90%的人都对外宣称没钱可还了。

对个人来说这也是很理性的行为,因为形势变了,变成“现金为王”了,每个人都想把钱抓在手里,不管这钱是谁的。那些确实没钱又弱势的人,则选择了出逃。

没有人愿意坐以待毙,都会想各种办法自救,比如痛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疾呼放开金融业的管制。

抛开那些冠冕堂皇的术语,主要就是一条:尽可能的降低融资成本。在以前,银行当然知道炒房挣钱快,所以想尽办法定制度,比如要求配套存款,简单地说,想贷款2000万,就必须存1000万,对于银行来说其实只给了1000万,但贷款的利息是按照2000万来算的,相当于变相的提高了一倍利率。

所有这一切,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件事:房价还能不能继续涨?如果房价继续上涨,那么很快就可以回复到从前,继续狂欢。可是房价再涨也不会涨上天,所以早晚还得出事。但如果房价现在开始就涨不动了,并开始大幅下跌,那么炒房团和民间高利贷者的末日就在眼前。

房价还能涨吗?

要想搞清未来房价的走势,就一定要把之前房价暴涨的原理理解清楚。你需要知道几个经济学术语的含义,就算你没有上过一天经济学课程也没关系,这些都很简单。

经济的增长必须要伴随着货币的增发,经济增长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人人口袋里的钱变多了,如果不印钱的话,怎么可能人人手里的钱都增加呢?

很多经济学家都怪罪中国印钱,其实中国这些年来印钞票最直接的方式是外汇占款。中国大量出口商品,拿到美元,去央行换成人民币,这钱是直接印出来的。

这种方式会造成通货膨胀,可想而知,商品永远的离开了中国,凭空印出来人民币,商品少了货币多了,当然物价就会上涨。

另一种是间接的印钞,就是通过银行的信贷。我们都听说过货币乘数,在10%准备金的情况下,银行每拥有100块钱,最高可以创造出900块钱来。

最近这几年,银行最优质的贷款是什么?当然是房贷!如果想炒股,银行100%不会给一分钱,但如果想买房,银行多数就会给你放贷。

通过这种方式印钞票的速度比外汇占款还要快。这种方式会造成资产价格上涨,可想而知,大量的银行信贷涌向房地产,房价能不涨吗?

有一则真理是:谁距离印钞机越近,谁就越富。因此一开始是出口赚大钱,后来慢慢变成房地产赚大钱。

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的财富总额开始剧增,只是这种增长很不平均,少数人在极短的时间里迅速暴富,但多数人并没有如此明显的改变,绝大多数人都落后于平均水平。

现在人们需要知道几个术语:CPI、GDP、M2。

CPI是物价上涨的指标,通常在2%-6%之间,能跑赢CPI这是最低层次的目标,这只能证明在吃穿用方面,同上一年相比,没有明显下降;

GDP是国家新创造出来的财富,增幅通常在8%-11%之间,如果今年的收入增长低于这个数字,那就算是拖后腿了;

M2在教科书上的定义是:流通中的现金(M0)+活期存款(M1)+其他全部存款。这个数字反应了社会总的财富,每年的增长率通常在14%-28%之间,如果能跑赢这个数字,才算是跟上了中国前进的脚步。

M2的增幅为何远高于GDP增幅?这中间的差额是什么?比如,今年买了套房子价格100万,明年以150万的价格卖出,赚了50万,虽然这钱并不计入GDP增长,但实实在在的赚到了钱。

M2增幅远高于GDP增幅,说明了在现在的中国,现有的资产升值速度远大于新创造出来的财富。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商人放着实业不做,跑去炒房炒楼炒地皮,甚至是炒生姜(姜你军)、大蒜(蒜你狠)、绿豆(豆你玩)、橡胶、铜铝、煤矿铁矿等等一切能炒的东西。

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来自浙江的游资,其实浙江的金融开放程度远超过其他地区,也正是发达的金融业害了浙江,都不好好搞实业,就一心想着投机赚快钱。其中温州最甚,经济空心化越来越严重,而企业家都去做投机生意了。

资产价格难道能脱离实体经济无限上涨吗?当然不可能。可以把炒房看作是有钱人之间的击鼓传花游戏,只要还有老百姓愿意咬咬牙赔上一辈子的积蓄来接盘,这个游戏就还能玩下去,否则就要崩盘。

炒房团用银行的贷款买楼,就相当于掌控了印钞机的一部分股权,自己给自己印钞票花,这又相当于向全体老百姓收税,所以炒房团和民间高利贷根本就是经济的蛀虫,他们本身不创造价值,相反的,还通过信贷来掌控印钞机,蚕食全民的利益。

如何破解中国的畸形经济

为什么实业玩不过炒房?那就是老百姓手里没钱,造成了消费能力低下,钱集中在少数有钱人手里,再有钱也不可能每天吃十顿饭,也不能同时看十台电视机。

除了买那些欧洲奢侈品之外,只能把钱放到房子里,把房子当做一个巨型的储蓄罐,这种储蓄方式既不怕偷,又不怕抢,不仅不会坏,还会升值。

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钱涌向房子。这样一来,与其生产需要的消费品,还不如先占有人们羡慕的房子。

要想破解这一难题,就要从根本上改变货币的供应方式。既然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着货币增发,那么“印钞票”本身并不是贬义词。

目前中国印钞票的方式是:

1,将中国的商品送到美国;

2,美国人给你美元;

3,拿着美元到央行换成人民币。这种方式有很多弊端,首先,把印钞权拱手让给了美国人,如果美国经济衰退无钱消费,中国也跟着一起感冒发烧。

其次,送出去的是实实在在的商品,拿回来的是一张张绿纸片,正常的人都不会认为这是一笔好买卖。

最后,先分到钱的都是搞出口的,这就造成一种印象,凡是给外国人服务的部门,就会高人一等。

如果将印钞票方式改成直接按照人头发钱,那么最先拿到钱的就是民众,这钱距离让他们不想工作还很远,而且又是意外之财,那么花出去是很合理的,这是最直接的拉动消费的方法。

有钱消费,自然会促使商人撤出投机领域,转而搞实业,因为实业能赚钱了。商人撤出房地产就会造成房价下跌,一旦房价跌了人们反而不急于买房了,他们又会有更多的钱用来消费。

如果觉得通胀压力太大,那么把政府税收的钱注销就行了。这还是最有效的降低贫富差距的办法。

这种做法一定不符合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但是现在从欧洲到日本再到美国,几乎全部陷入经济危机之中,这不仅令人怀疑,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还管用吗?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