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的不是电子和机械,却被学校强制派往江苏淮安富士康实习;实习与毕业学分挂钩,如学分不够有可能难以毕业;在富士康实习期间,工作环境简陋、工资待遇不佳……近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粮食工程系多名学生反映,今年新学期一开始,他们就被学校通知,要被派往当地富士康实习2个月,原因是该厂急需10000人,令学生不解的是,该厂所招收的实习生均在车间工作,而他们所在的院系、所学的专业与这一工作“八竿子打不着”。昨天,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负责人回应称,非专业学生已于当天中午全部返回校园。
3000多名大学生,在校学习本是幼师专业,没有机会到所学专业实习也就算了,可如今却要利用这宝贵的学习时间去与专业毫不相干的富士康工厂加工最新款的苹果产品,知道的这是来体验社会生活的大学生,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由于生活所迫来富士康打工的员工呢!
更令人不解的是,淮安广播电视大学并未征求学生家长对学生在富士康实习的意见,完全成了自订的霸王条款,不仅出卖了自己的学生,更出卖了那颗为人师表的良心。试问人家学生学习的是学前教育,跟电子产品有半毛钱关系?不分专业地到流水线上工作,能力是提高了,也赚了点所谓的实习工资,可这1800块的实习工资够用来学习幼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吗?
明白了这个理儿,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实习学生会偷偷逃跑,会选择与校方抗争。当然,学生个人的势力显然难以与校方的计划相抗衡,要不是这次事件遭到曝光,我们恐怕还不会知道原来还有这样的一门实习课,不知道富士康居然和高校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合作。如今,既然事情已经曝光,那就请富士康能多为尚未走进社会的学生想想,他们只是学生而已,需要不仅仅是谋生的知识和技能,还有自己喜爱的专业和梦想,我想他们是不会愿意去充当利益链背后的牺牲品,被消耗,乃至被摧残。
诚然,富士康的工资待遇还算不错,因为生产的是苹果产品,所以往往是供不应求,人手不够也已成了常态。为了帮助富士康募集到员工,以江苏淮安广播电视大学为核心的淮安众高校居然打起了自己学生的歪主意,强制参加富士康的实习,这种行为着实让人不能理解,难以接受。据悉,非专业的学生到富士康实习,不仅占用了教学计划,而且是教育厅不允许的。事情说到现在,核心问题已经不在单纯地是学生们是不是自愿的问题了。
我们不知道的是,当学校把学生们拉进富士康大门之后,会不会收到富士康的佣金和介绍费;我们不知道的是,学生缴纳的学费究竟被用在了哪里,学校为何有权利将学生变相卖给了工厂,究竟孰是孰非,我想答案早已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