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札记:同床异梦

   2023-12-16 互联网1480
核心提示:一、杀鸡儆猴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上,iPhone5来了从昨晚起即已远远抛下钓鱼岛是中国的,那些对政治不感兴趣或者压根认为中日口水

一、杀鸡儆猴

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上,“iPhone5来了”从昨晚起即已远远抛下“钓鱼岛是中国的”,那些对政治不感兴趣或者压根认为中日“口水战”只是双方政客演戏的人们,在子夜时分热情讨论苹果公司新产品的特点。

不过,供职于中国时政媒体的记者编辑们还是得正襟危坐一会儿,虽然来自新华社的通稿已经少了很多,东方早报的专题得从昨天的18个版急剧缩减到今晨的两个半版加两篇国际观察评论。

潇湘晨报、长江商报、华西都市报等都把来自解放军报的“四大军区演习夺岛”消息做成头版头条,新华社主办的现代快报决定沿用两天以来的封面设计方案,大喊一声“日本,我们不去”:“‘十一’黄金周接着赏枫季,原本从现在开始赴日游应是‘渐入佳境’,逐渐进入旅游旺季。然而,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闹剧严重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江苏省内各市多家旅行社开始退团,有的甚至明确表示停止组团前往日本旅游。”

当然,最有风向标价值的仍然是人民日报。在头版右下方放上《中方再次要求日方撤销“购岛”决定》的新华社电稿,以及《中国青年和青年学生对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的标题,这份最靠近中南海的媒体今天的“钟声”之论也短了许多:“日本对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行所谓‘国有化’后,一方面显示其顽固与强硬,同时又自作聪明地大搞‘危机公关’,说什么‘不能让此次事态阻碍日中关系稳定发展’,试图通过种种动作掩盖其真实图谋。但是,不要忘了,半个多世纪以前,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最终沦为战败国。不管再过多少年,背信弃义和耍小聪明,日本就不会成为有尊严的正常国家。”

作为军方喉舌,解放军报正处于聚光灯下,围观者总希望从那些铿锵有力的章节中推测事态。今天,头条是《科学发展砺雄师——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纪实》,再辅之《休想攫取我国半寸领土》的喝斥:“日本政府强行推进钓鱼岛‘国有化’进程的本质,是企图以渐进换大进,积量变为质变,以‘切香肠’的方式蚕食中国的固有领土。这种伎俩严重低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更低估了中国人民捍卫领土主权的意志和力量,甚至把国际社会当傻瓜。日本政府自以为高明,自以为得计,殊不知正在滑向危险的深渊。其一意孤行的结果,最终必将应了一句古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所谓“耍小聪明”,指的正是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昨天声称不会撤销“购岛”决定之事,根据新京报引述,“玄叶同时提及中国可能采取报复措施,称‘希望中方以冷静、恰当的方式对待此事’,再次要求中国政府确保在华日本人的安全,并强调:‘不能让事态进一步激化,双方都能从大局出发加以应对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按今晨中国青年报的描述,这分明是《闹剧中竟要中方“顾大局”,日本政府妄图浑水摸鱼》:“倒打一耙,竟要中方‘顾全大局’。全球最擅长‘把黑的说成白的,把有的说成无的’国家,当属日本了。日本政府无视双边关系大局,一意孤行推动所谓钓鱼岛‘国有化’,让恢复邦交40年的中日关系滑落至崩盘边缘,竟然还大言不惭地反过来要求中方‘顾全大局’。”

看来,中国宣传官员们还不准备公开接受“购买钓鱼岛”是“为了平稳安定地维持管理”的日方解释,所以,和外交部发言人一样,团中央机关报也要向中共中央机关报借用一次“悬崖勒马”,以警告日本政府“别再自欺欺人”:“日本政府一手导演的针对我国钓鱼岛的‘国有化’系列动作完成得异常麻利,展现出野田当局一贯的阴阳两面之卑劣手与口蜜腹剑之狰狞面目。事实说明,中国对日本示以容忍、克制与劝谕,不外乎‘一轮明月照沟渠’;中方认为,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的举动破坏了‘搁置争议’的基本共识,钓鱼岛的现状已经被改变。除非日本撤销‘国有化’决定,否则双方已经找不到可以达成外交妥协的交集。”

野田先生在被钉在耻辱柱的道路上已然直追小泉纯一郎。央视网已经为他制作了一个“七狂徒”的图片专辑,并配以《日本在“购岛”闹剧上依赖美国是错上加错》的评论。中国青年报同样要加上一句“谁挑事,谁兜着”的嘲笑:“日本心里似乎只有美日同盟关系。但是在并肩抗击日本法西斯战争的岁月里,中美关系也堪称兄弟情深。况且,美国一向注重现实利益,当前中美之间有着太多太深的共同利益,加上世界格局以及主要大国力量对比正在发生着变化,美国又有何必要为钓鱼岛问题和中国撕破脸甚至是动武呢?”

只不过,凤凰网此时的判断有点不一样,在首页头条《美众院听证会:若中国动武,美是否协防》和《美高官向访美日本官员确认钓鱼岛适用日美安保条约》的下面,是美中事务委员会前主任薛海培独家评论《在钓鱼岛问题上对美国的期望不能过高》:“短期内美国不会改变钓鱼岛的一贯立场,即对钓鱼岛主权所有不持任何预设立场,希望中日两方能够和平解决岛屿争端...如果中日双方在钓鱼岛问题上引发冲突甚至是军事介入。美国一定会按照《美日安保条约》保护日本在钓鱼岛的利益,这是肯定的事情。”

这家网站显然想要缓和那些激动情绪,不仅是在评论头条位置转发东方早报之《打经济制裁牌须理性》,更加上一篇俞天任专栏《日本为何执意将钓鱼岛“国有化”》,由其分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这次的钓鱼岛事件其实是两年前中国渔船和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巡逻船的撞船事件的余波,真正的肇事者并不是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而是撞船当时的国土交通大臣后任外务大臣现任民主党政调会长的前原诚司……那次的撞船事件最后的结果虽然是日本无条件释放了詹其雄船长,但留下来了一个大隐患,那就是鼓励了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

虽然央视引用了“逾半数日本民众不支持‘购岛’”的日本NHK民意调查数据,但在这位旅日作家看来,那恰恰是对东瀛主流民意的误读:“对于野田内阁的这个‘国有化’行动,日本国内也有两种意见,反对政府的基本都是比较右倾的人们,他们认为政府这次突出奇招,中止了石原慎太郎正在主导的东京都购岛设想是‘卑劣’的行为,其原因是不敢得罪中国,连钓鱼岛的主权也不敢堂堂正正地主张。而支持的意见则是这样可以维持钓鱼岛的安定,避免少数人因为自己的政治信条而绑架国家利益。但整个地来说赞成的意见要大于反对意见,连传媒中最右翼的产经新闻也不得不在新闻中把赞成意见放在首位,这是因为日中间的经济往来所影响到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不希望看到日中交恶。”

其实,在各式专家学者预测“日方不敢把挑衅升级到兵戎相见”、“中方反制措施还有军事手段”、“中国或调整对日政策”的声音中,环球时报永远都是最有气魄的那一个,除了在社评《《对抗中国是日本21世纪最大败笔》中号召“狠狠地抽日本一个耳光”、宣布“中国人常说‘杀鸡儆猴’,‘猴’是谁另说,但如果日本主动做那只‘鸡’,中国人一定挺开心的”,更有请十位将军集中发言,强调《收拾日本,要有军事的充足准备”》。

在“狭路相逢勇者胜、智者胜”、“加强东海执法,争夺实际控制”和“中日摩擦不排除擦枪走火”这三个小标题的带领下,罗援等人献计献策,从“把钓鱼岛列为军事演习区、导弹试射区”到“不妨在钓鱼岛问题上与台湾进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再到“可让钓鱼岛归属地方政府,然后再通过招牌挂的方式,把该岛卖给中国的某家房地产开发商”。

文中,国防大学教授张召忠少将建议的是为领海基线划定排他式主权的红线,“一条法律底线,一条主权线,一条尊严线,也是一条战争线”,这与他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表达的“仅在外交经济采取动作不足以震慑日本……必须要做好战争的准备”交相辉映。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