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幸福吗?在你的心里你认为幸福是什么?在你看来这就叫幸福,对吗?……在几近20天的时间里,与“幸福”一词相关的话题太多太多,赶巧的是作家莫言先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这一话题可谓被推上了至尊塔尖。一时间衍生的“莫言热”、“文学热”让这个中国特色社会测底沸腾;是该降温的时候了,在这里我们来思考一下幸福的常识,这,只是常识。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在孜孜不倦地寻找幸福的答案,其实本身寻找答案的过程也就是一种幸福状态,往往我们总是为了有一个“结果”,而一旦得到结果后人们也才觉得幸福应该是这样的。有论述称:“知足是最大的幸福”、“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但,幸福是否与贫富有关?我们思考一下: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时代,多重因素明显拉大了贫富差距,在同等“均衡”发展条件下,面对上千万的贫穷一族和那些“穷二代”,那些“穷得叮当响”,吃不饱穿不暖的人们,不是他们不努力,不是他们不拼搏,他们当真(不)幸福吗?也是,主流意识里“幸福与贫富无关”,而幸福到底是什么呢?用莫言先生的话语“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不过既然有问号,那么我们是否能简单地从一个大众的角度来认知这个关联词“幸福”呢?
我们庆幸活在21世纪的这样一个“区域”盛世年代,关于幸福,人们简单的这样说:
小孩说,幸福就是有玩具,有小伙伴,有糖吃;
学生说,幸福就是考试时得到满意的成绩;
上班族说,幸福就是领工资时的状态;
老人说,幸福就是儿孙孝顺,健康泰然;
百姓说,幸福就是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定义着幸福的答案,这里,幸福不是一个谜,也不是一个事实总结,而是“当持续处于一种状态时,你认为你是快乐的,在日常生活中一切秩序正常运行你是适应它的,在你的世界里,心灵是美的,社会是美的,在社会大众的眼里,社会也是美的;最终,幸福在于你的心态、人生价值观、思维意识形态等等”诚然,真正的幸福不是事实的汇集,而是一种状态的持续。
显然:幸福是有条件、有门槛的:众说纷纭“幸福与财富无关”,当这一种感觉的存在时,它必须依附一个条件限定词“只有当你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幸福也才真正与财富的多寡无关。”
简单人思考简单点的问题罢了,想来,莫言先生对于幸福的答案:“拥有并得到崇高的荣誉、敬仰、鲜花、掌声,处在一个闪眼的光环里,是幸福吗?于莫言先生而言,或许静静地在自己的小房子里创作远比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万人的追问来得幸福,来得快乐;幸福本就源自一种状态,一种情怀。”而那些“我耳朵不好”“我姓曾”“队被插了”等直接问答式的“神回复”也某种程度上映衬了他们的“幸福”。
这是世界是矛盾的,物质决定意识,纵使我们没能让生活成为自己所期待的那样,社会没能向我们所接受的那样,你幸福吗?这个莫为幸福而言幸福的初衷,多一份没有原因的“肯定”,没有色彩,没有元素,那么答案想来不会如此“简单”了。
有太多官方非官方数据证明了:虽然国民收入虽和幸福有密切关联,但心理和社交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也是幸福关键。幸福没有想象的深奥,营造出一个平等开放的环境即可。在这里,我们言幸福、则需从常识开始,莫为幸福遮望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