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足球在许家印的日常工作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是这些无关要旨。豪赌足球于他而言,无论从哪方面,都是一笔相当划算的投资:对于已经跌无可跌的中国足球,这是一次抄底;对于快速扩张时期的恒大而言,这是一个绝佳的品牌宣传路径;对于急于扔掉包袱的广州市政府而言,恒大接手是替政府分忧。
如果这些还不足以成为他做足球的理由,许家印曾对《中国企业家》说:“中国足球与中国经济的地位十分不配,像恒大这样有能力的企业,有责任去做。”
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葆森
胡葆森:入主足球算 “感情用事”
河南商人胡葆森算是最早踏入足球圈,而且玩的时间最长的民营企业家。他对中国足球感情最稳定而且是一位执著的足球投资人。他的愿望是把建业打造成“中国曼联”。

他对足球的投资从来不是全国最多的,但在他与足球19年的亲密史中,他的不离不弃,对 足球投入的资金总额和感情总量,谁也无法与他相提并论。这就像他的企业,步履稳健、持续生长,虽然没有火箭式的上升,但绝无雪崩式坍塌的风险。建业足球也与建业地产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难得的共融和促进。
一直以来,胡葆森曾被无数次问起入主河南足球的原因,“感情用事”这四个字在他看来是重要原因。“入主的时候,没有意识到会有那么多困难,凭借着对河南足球的一种朴素的感情。”
富华国际集团主席陈丽华
陈丽华:用地产赚来的钱料理博物馆
坐拥财富340亿人民币,她曾多年蝉联中国大陆女首富;她旗下赫赫有名的长安俱乐部吸引了大批富商巨贾,成为私人会所的领跑者;她投资数亿打造了一个中国规模最大的紫檀博物馆,填补了国内博物馆界的一项空白:她就是富华国际董事局主席——陈丽华。

沿着长安街向东,在京通快速路中段的北侧,有一大片明清建筑群,这就是陈丽华投资两亿兴建的中国紫檀博物馆,里面收藏着数千件紫檀艺术品。在投资地产大获成功后,花甲之年的陈丽华将公司交给儿子赵勇打理,转身开始“不计成本、无视回报”的投资紫檀。
“我现在是用地产上赚来的钱料理这个博物馆。人们都把财富和高科技相提并论,我倒以为我的这些宫廷工艺的紫檀丝毫不比外国的高科技逊色!”作为一个在颐和园长大的满族后裔,陈丽华从小就对紫檀有很深的情缘。在她看来,生平最大、最在意的“投资”就是对“活的国宝”这一传统文化技艺的拯救。
黄怒波:其实我是一个诗人
“一流的登山家,二流的企业家,三流的诗人。”这是黄怒波给自己贴的标签。尽管自谦为“三流诗人”,但并不妨碍他对诗歌的热爱,“在媒体人的眼中,在大众面前,我是一个商人,其实我是一个诗人。”

骆英是他的笔名,至今已经出版了《骆英集》、《都市流浪集》、《7+2登山日记》、《知青日记及后记 水。魅》等8本诗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