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从“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到“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模式”
现在的企业需要跟上用户点鼠标的速度,如果跟不上,你只能被用户所抛弃。
成为“时代的企业”、平台型企业很重要,但能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的就是创新模式。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是一个“制度决定论”的学者,他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所有的经济增长都依赖于制度创新。所以对企业来讲,所有的经济增长则都依赖于模式创新。
怎样从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化为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模式?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有很多,但指导思想就是一个——分工理论。200年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第一篇就是论分工。分工理论影响了整个企业的管理理论,也就是现在的流水线。到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每一个动作分解用多少时间,时间、动作研究已经做到了极致。
组织也是根据分工理论形成的,始作俑者就是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先驱的马克思·韦伯,他提出了科层理论,也叫做官僚制,现在所有的企业包括政府部门都是这样,像金字塔一样,最基层员工在下面,最高领导在上面。
现在我们把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改变成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模式,进行满足用户需求的个性化生产的革命,从大规模生产变成大规模定制。现在的企业需要跟上用户点鼠标的速度,如果跟不上,你只能被用户所抛弃。因此管理模式必须变。
海尔现在做的管理模式创新叫做“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所谓 “人”就是员工,所谓“单”不是狭义的订单,而是用户资源,“合一”就是把员工和用户结合在一起,所谓“双赢”就是员工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我们改变了组织结构,第一步,从原来的“正三角”的组织结构变成“倒三角”。这样员工在最上面,各级领导在下面,从原来员工听领导的,变成员工听用户的,领导听员工的。这个改变到今天又往前推了一步,从“倒三角”组织结构变成了节点闭环的网状组织,不再有领导了,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支持用户创造价值的一个节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是一张网,我们的网状组织和用户个性化的网可以融合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