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中国购物中心大规模开发的第三年,也是项目开售和开业集中的年份。今年新增购物中心的总数创新高,相关数据统计,在20个主要市场有约150个新购物中心开业。商场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新开业购物中心的平均面积或超过8万平方米。然而,快速扩张也让2013成为购物中心产隐藏问题显露爆发的一年。

百货公司在去年似乎就被电商的冲击逼近了死胡同。不过今年,不难发现在哀叹自身命运的同时,百货业也在积极思考,如何把市场份额抢夺回来。
无论是不舍还是期待,2013年的时光大门即将关闭,又到了年底的盘点时刻。经历了2012年“寒冬期”的洗礼,商业地产在2013年显示出较强的活力,这种活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商业视角更显广阔,在品牌调整、业态布局方面做出了更大胆的实践,取得了更实际的效果。
品牌调整仍需探索
今年,各大商场进行品牌调整,服装首当其冲。一方面,以北京APM为代表针对年轻消费者的购物中心,欲做“快时尚”专业户。另一方面,高端百货表现出更多的野心和信心,纷纷向奢侈品品牌抛去橄榄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