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做到畅通渠道,认真负责。渠道畅,则信息通;信息通,则底子清;底子清,则思路明。无论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还是一个人,如果渠道狭窄,信息不畅,反应迟钝,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无异于盲人摸象,其工作结果可想而知。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坚持畅通渠道、认真处理、及时反馈的做法,使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要继续实行领导干部电话公开制度,及时听取群众反映。各级干部要虚心听取群众的呼声,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需,让群众有说话的地方,有说公道话的地方,有最后说话的地方。要做到关口前移,早发现问题,早靠上工作,抓住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急事急办一批,防范控制一批,主动化解一批,最大限度地减少信访量,不给上级党委、政府添乱。从刚才领导批办件办理情况通报看,有的乡镇和单位对领导批办件高度重视,迅速办理,及时反馈,化解了矛盾,解决了问题,维护了稳定。但也有部分单位被动应付,甚至一压二拖三扯皮,错过了矛盾的最佳处理期,延误了问题的解决,从一定程度上人为地激化了矛盾,损害了党委、政府的形象。今后,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亲自督办领导批办件,并及时将结果上报县委、县政府两个督查室。
(五)要做到廉洁公正,取得信任。为群众化解矛盾,调解纠纷,解决问题,让其服气,领导干部必须做到清正廉洁,办事公正,为人正派。“公生明,廉生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处理复杂的社会矛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群众都睁大眼睛看着,只要公道正派办事,既使影响到自己的利益,群众也会理解支持,但如果不是处以公心,领导干部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有失公允,群众就不会公认,不会信任,就会失去处理问题、驾驭局面的主动权,有时还会引发群众不满,引发新的事端。因此,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处以公心,廉洁公正,不畏强暴,不欺弱者,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赢得群众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