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市情况来看:全市农村路网通达率为69%。11个县市中,有4个县市的农村路网通达率已经超过90%。在平川六县市中,通达率分别为榆次100%、太谷98%、祁县100%、介休82%、灵石67%,远远把我们甩在后面。与东山相比,左权、寿阳国土面积比我们大,人口比我们少,村与村之间平均距离比我们长,施工难度比我们更艰难,但路网通达率已经分别达到95%和57%,昔阳的通达率已达63%,我们仅仅为47.3%,与和顺45%、榆社28%一起成为全市后三名。按我们平遥整体工作在全市的排位,按我们平遥“世界文化遗产”这块品牌在全社会的影响,按我们平遥现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我们实际上已经成为全市村村通工作最差的一个县。今年2月28日,全市村村通水泥(油)路总结表彰暨动员会开在我县,说明市委、市政府领导就是要利用这样的形式来激励我们、鞭策我们。我们切不可躺在已经取得的一点点成绩上沾沾自喜,我们务必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紧迫感,横下心来,痛下决心,切实把村村通这项工作抓在手上。
就我县情况来看:虽然目前全县累计已经有129个村通了水泥路和油路,但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古陶、洪善、南政、岳壁等乡镇通达率已达80%以上,但我们的孟山、卜宜、朱坑、东泉等乡镇还不到30%。目前未通水泥路和油路的村大多数地处偏远山区、丘陵地带,村子分散、人少、贫穷,施工条件恶劣,建设难度很大。由于交通不畅,这些丘陵山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引进资金受到严重制约,不仅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文化素质也受到很大影响。更为严重的是:越穷,越没有建设的能力;交通越不发达,经济就越难以发展。如果摆脱不了这种恶性循环的“马太效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一套规划、一种设想而已。
面对差距、面对问题、面对发展,我们全县上下必须清醒地、冷静地、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认真分析目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充分认识村村通工程的重大意义,坚决贯彻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交通率先发展”这一重要战略,牢固树立“发展经济必须优先发展交通”、“抓公路建设就是抓经济建设”的观念,思想再统一,认识再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