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颁布的《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认为,北斗系统在军用领域将占据垄断地位,在电信、电力、水利等民用行业中将能占据高市场份额,在大众消费市场中份额将稳步提升。
北斗二代亚太布网完成,定位精度优于GPS
北斗二代(亚太)已经建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全球有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盟伽利略、中国北斗;另外日本、印度等国还建设了区域导航系统。其中,美国GPS为最成熟的系统,占全球市场份额95%以上。
中国于2012年年底宣布,北斗二代(亚太)投入正式运营,预示北斗导航系统规模化应用将启动。
预计2020年前将建成由35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二代(亚太)定位精度将达1~3米,优于GPS
由于GPS在中国没有增强站,故实际定位精度一般为15米左右。而北斗在国内通过设立增强站方式,将能在部分区域民用定位精度提高至1~3米,将优于GPS系统在中国区域的导航精度。
市场容量:预计2015年,北斗导航市场将达500亿
导航应用无所不包,几乎涉及人类社会各方面。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涉及广泛。在军事上其可为海军舰船、空军飞机、陆军坦克、装甲车、炮车、导弹、制导炸弹、部队机动、武器瞄准等提供精确导航;在民用上,卫星导航在大地和海洋测绘、邮电通信、地质勘探、石油开发、地震预报、地面交通管理等各种国民经济领域应用。随着导航系统浸润度越来越高以及与社会结合更紧密,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预计2015年全球导航市场达2000亿美元
我们预计,2015年全球导航市场将达2000亿美元规模,理由为:(1)根据ABI的报告,过去5年全球导航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5%,2012年全球导航市场规模约1200亿美元;(2)近几年全球导航下游最主要的领域GPS手机、汽车销量保持稳定;(3)预计未来3~5年全球导航市场可保持15%复合增速。
在卫星导航产业链中,地面设备与运营增值服务占90%的份额;车载导航、车辆监控、信息服务是为主要用户领域;GPS手机与车载GPS是目前利润最丰厚的市常
预计2015年,北斗市场规模将达500亿元
我们认为,2015年国内导航市场规模可达2500亿元,理由为:(1)过去5年,中国导航市场年复合增速超40%,由于市场仍然广阔,预计未来3~5年年中国导航市场仍可保持20%以上复合增速;(2)2012年中国导航市场约1400亿。
预计2015年北斗市场将达500亿元,理由为:(1)目前我国卫星导航应用市场中,北斗只占1~2%,其余皆为GPS应用,成长空间大;(2)北斗二代性能可比GPS,预计将对GPS形成强烈的替代作用;(3)由于前两条原因,我们可合理假设2015年北斗占据20%国内市场份额;(4)如上所述,预计2015年国内导航市场规模可达2500亿元。
由于现有导航市彻处于始发阶段的特征,我们认为,未来5~10年北斗市场占有率将会逐渐提高,预计2020年北斗市场将达2500~3500亿元。
2013~2015年为“示范”阶段:垄断军用市场,特种行业至少双模
在国家颁布的《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鼓励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可以认为,北斗二代组网完成后,国家基于安全及国产化的考虑,预计将采取各种措施推进北斗应用,在特定领域还会将采取政策限制和强制应用的手段。我们认为,北斗系统在军用领域将占据垄断地位,在电信、电力、水利等民用行业中将能占据高市场份额,在大众消费市场中份额将稳步提升。未来3~5年中,军用、民用行业北斗应用将首先启动并保持高速增长。
军用行业将加速列装,预计2~3年内确定性较高的市场约50亿元
1、卫星导航在现代军事地位举足轻重。
第一个全球导航系统GPS建立的原动力本为美国的军事诉求,通过在导弹、炸弹、舰艇、飞机、坦克、单兵、通信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等重加装卫星导航定位功能,将能更高效、更精准、更经济的提高军事行动效果;所以卫星导航定位能极大提高军事行动效益,在全球军事行动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根据相关测试,如果某炸弹毁伤力提高2.83倍时,可将TNT当量提高8倍,而命中精度提高2倍即可。根据美军在B~52上的实验得知,使用普通导航定位时对地方炮兵阵地进行地毯式轰炸可炸毁地方阵地20%,使用GPS卫星导航定位则可炸毁80~90%。由于GPS巨大的军事效益,GPS已在美国军事行动不可或缺。以弹药为例,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美国投下的航空炸弹98%为制导弹药,其中有70%为GPS制导炸弹。美国国会更是通过了相关法律,明确规定2000年之后的任何武器平台都必须要装备GPS。纵观全球,每年GPS系统带来的上千亿美元市场中有大约10%来自于军事需求。
2、预计北斗二代将垄断军用市常
我们预计未来3~5年军方将在各种武器装备上加速列装北斗产品,北斗将垄断军方市场,理由为(1)卫星导航系统在现代战争中起到重要作用,北斗导航必将得到大范围应用;(2)如今我国军方装备导航系统覆盖率仍然很低;(3)已加装导航系统的装备,大部分为GPS设备,对安全性与保密性都产生极大威胁,军方对国产定位导航系统有强烈需求;(4)北斗二代定位精度、授时精准度、无源方式特征使其能对GPS形成有效替换。
1、未来5年,北斗军用潜在市场规模近230亿元。
美国每年军用导航系统市场规模约100亿美元,中国军队人数与装备数量不亚于美国,预计军用导航市场十分可观。通过军用细分市场测算,认为未来5年,国防领域北斗终端市场规模近230亿元。
4、预计未来2~3年的示范阶段,北斗军用市场规模50亿元。
预期在2~3年内,军用市场示范阶段将在部分军种进行选装。以GPS价格进行类比,假设军用北斗装备均价5万/套;我们认为,示范阶段北斗二代选装数量至少可与北斗一代近似,即10万套左右;则可得出总的市场规模约50亿元。
特种行业受益国家推动,预计2~3年内确定性较高的市场40~50亿元
1、北斗特种行业市场受益于国家推动,预计可保持高份额。
我们预计,北斗将在特种行业市场上保持高份额。电力、通信、水利、交通运输、农业、林业、石油等领域基本为国企垄断或主导,其作为国家战略行业,对国家安全同样举足轻重,预计国家将强力推进。由于目前部分行业已大量使用GPS,猜测在这些已使用GPS的市场,北斗二代将以双模备份机的形式出现。
2、未来5年,北斗特种行业潜在市场规模可达500亿元。
预计未来5年,北斗在民用行业市场需求约500亿元,理由为(1)民用行业市场约占总市场10%,由于未来5年北斗主要用户为军用与民用行业,我们预计民用行业将约占市场50%;(2)如上所述,未来3~5年北斗导航市场将从2011年的20亿元左右成长到2015年500亿元左右。
3、预计在2~3年内的示范阶段,确定的市场规模约40~50亿元
预期在2~3年内,民用市场将主要为示范阶段,在各行各业进行前期试点应用。我们认为,至少在交通、气象、减灾、林业、水利等重点行业进行示范,假设每个行业示范10万套,预计规模可达50万套;以单价8000~10000元/套计算,市场规模约40~50亿元。
2015年为“推广”阶段:大众市场最广阔,车载导航与智能手机为重心
预计2015年后北斗二代“示范”阶段基本完成,届时为各行各业及大众市场的大范围推广阶段。考虑到大众市场的庞大受众,其市场容量将远大于军用/特种行业,在大众市场可保持领先优势的企业将能获得长期发展的机会。
大众消费为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市场主力,约占总市场份额80~90%。在大众消费中,车载导航、车载监控、信息服务为三大主要领域。
中国乘用车辆销量全球第一,并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现有车辆导航装配率低,车载导航领域存巨大的市场空间。
随着导航手机大规模使用,智能手机将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大众信息服务领域。
我国汽车销量全球第一,预计未来10年北斗车载导航市场容量1600亿元
车载导航为大众消费主要领域,在全球导航市场中占1/3强,在我国导航市场上车载导航也是主要领域并在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1、未来10年,预计我国汽车销量可达2.8亿辆。
我们预计,未来10年我国将能销售汽车2.8亿辆,理由为(1)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汽车销售国,2012年我国汽车销量为1927万辆,过去5年新车销量年复合增速18%;(2)预计未来10年汽车行业仍可保持5~7%的复合增速。
2、预计未来10年,前装导航终端市场容量约为5000亿元。
我们认为,未来5年前装导航市场容量约950亿元,未来10年约5000亿元,理由为:(1)目前我国汽车前装导航装配率低,2012年我国新车装配率约为6.6%(约130万辆),远低于同时期日本约为80%、欧洲约为15%和美国约为10%;(2)过去5年,新车导航装配数量年均复合增长率约43%,可假设未来1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35%,则2017年新车装配率可达23%,2022年新车装配率可达76%,则假设较合理;(3)由上可计算出未来5年前装导航车辆销量将达1877万辆,未来10年达9581万辆;(4)目前前装导航市场价格约7000~13000元,假设未来10年前装导航价格会逐步降低至4000~8000元,以5000元均价计算。
3、未来10年,预计后装导航及PND终端市场容量约1500亿元。
我们预计未来10年,后装导航及PND终端市场容量约为1500亿元,理由为:(1)据易观国际统计,2006~2012年后装导航复合增速83%,2012年后装导航销量630万套、PND销量约1624万台;(2)易观国际预计未来2~3年内,后装导航增速将趋于平稳,预计年复合增速10~14%左右;(3)我们预计,未来5~10年内,随着大屏幕便携式导航设备对市场的冲击,预计后装导航增速将有所下降,但年复合增速仍可保持与汽车近似,即7%左右;(4)目前后装导航价格约1000~2000元,假设价格逐渐降低至均价800~1000元/套计算;(5)PND设备主要用于汽车导航,但我们预计随着后装导航价格逼近PND,PND增速将趋于平缓,可假设PND未来10年年均销量为1800万台,均价300元。如上所述,可计算得后装导航与PND终端未来5年市场容量约700亿,未来10年市场容量约1500亿。
4、未来10年,预计北斗二代在车载导航领域市场容量约1600亿元。
我们预计,未来10年,北斗导航系统在车载导航领域市场容量约1600亿元。在大众消费领域,北斗系统与GPS性能类似,我们预计北斗/GPS双模将逐渐成为主流,届时北斗将稳步提升市场份额,预计最终将能从5%逐步提高到35%市场份额,可假设北斗年均市场份额25%。可知未来10年前装导航与后装导航市场容量共为6500亿元,则未来10年北斗导航系统在车载导航领域市场容量约1600亿元。
预计未来北斗可装臵50%以上智能手机
1、未来10年,智能导航手机总销量将达35亿部。
预计我国未来10年搭载导航的智能手机销量可达35亿部,理由为:(1)据统计,我国2012年智能手机销量为1.89亿部,增速为137%,占中国手机销量约60%;(2)预计10年内智能手机占总手机销量比例可上升至80%;(3)预计手机销量年复合增速可保持在8%左右,2012年手机销量约3.3亿部。可计算得出,未来10年内智能导航手机总销量将达35亿部。
2、未来10年,预计北斗将能装臵约50%以上智能手机,以双模为主。
我们预计,预计未来北斗应用后导航手机芯片将主要是北斗/GPS多模,智能手机装臵北斗系统将达50%以上。手机导航应用预计将更为多样化,市场容量将可观。
产业维度:自主芯片能力的终端、地图、LBS服务值得关注
从产业链角度,北斗终端设备市场参与度最高。目前北斗产业链主要由北斗卫星系统、基础类产品、用户终端产品、应用系统以及运营服务五大部分组成。将其结合北斗系统地理特征观察后,可以看出卫星制造与发射、地面基站建设与运营将主要为国家掌控,市场参与领域主要为北斗终端设备领域,市场上现有公司未来发展将主要由其在终端设备相关的软硬件领域的竞争力决定。
从价值链角度,自主芯片能力的终端、导航地图、LBS服务将受益最大,理由为:(1)预计北斗终端制造市场将呈现激烈竞争,但由于军工/特种行业保障,预计具备自主芯片研发能力的终端将能受益;(2)导航地图具有较高时间壁垒及具备一定的资质壁垒,市场格局初具雏形;(3)运营服务市场最广阔,LBS服务增值高。
北斗终端制造:军用/特种市场以内资为主,自主芯片为核心壁垒
1、在军用/特种市场,北斗终端制造将以国内厂商为主,自主芯片为核心壁垒。
我们认为,北斗终端制造在军用/特种行业市场将受益于安全性、保密性等,届时将能阻隔国外厂家进入,国内厂商将能分割市常同时,前期已经研发出自主芯片的厂家将能取得先入优势以及供货资质,从而受益最大。
2、在大众市场,国外厂商参与导致最终赢家有待观察。
在大众市场,以GPS终端的制造历史为类比,预计北斗终端制造领域将利润微保现有GPS终端国内销售数量上,国产品牌凭借低价优势,已经占有绝对领先地位,占据80%的销售台数;但在终端价值分解中,国外厂家凭借在关键核心技术的垄断优势占据着约80%的价值。国内厂商大部分仍停留在赚取组装本身利润层次;且由于设备组装门槛低而出现激烈竞争,2008年中国消费类应用市场的GPS终端厂商高峰时多达近500家;并且山寨机横行,山寨机占2008年PND市场销售量的32.2%;利润已趋于微保
大众市场最终赢家有待观察,出货量是关键。我们认为,最终发展情况将是若干家公司形成品牌,凭借大规模生产占据行业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由于制造行业容易被其他行业大品牌横向切入,我们认为现有市场上导航终端制造品牌未必是未来垄断市场的品牌,市场上最终赢家有待观察。
导航地图:以资质与时间为壁垒,寡头格局雏形已现
1、导航地图具备资质壁垒。
导航地图的资质壁垒主要体现在地图审批制度上,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地图制造为一步一审、一图一审,导航电子地图制作单位不仅要去的地图测绘A级资质,还需在A级资质基础上进一步取得导航电子地图测绘资质;目前全国具备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的单位约十几家。另外,在地图制作过程中,每次更新于修改都必须上报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审批。在严格的流程下,导航地图后进入者需跨越一定的资质壁垒。
2、导航地图具备时间壁垒。
导航电子地图与其他电子地图不同,开发者必须通过实地行走采集和确认地图所需的所有信息,数据采集、地图编制和数据更新的工作量巨大,需要企业具有较高地图数据测绘经验;另外导航电子地图成熟的数据标准和制作工艺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以一家地图商保持全国主要城市地图可及时更新计算,每天需保持200辆测量车及500名测绘人员进行测绘,一年用于数据更新和维护的费用就高达1~2亿元。
3、市场已被初步分割,高德与四维图新为领先者。
国内导航地图领域呈现寡头竞争态势。目前导航地图市场上,全国既有资质又有一定积累的公司有六家:四维图新、高德、灵图、凯立德、道道通、瑞图万方。
在我们关注的车载导航领域,四维图新与高德二者瓜分前装市常2010年四维图新在此领域第一次被高德超越,随后在2012年又重新发力超过高德。
在GPS手机领域,四维图新曾因预装诺基亚而为行业龙头,但“成也萧何败萧何”,过度依赖一家手机厂商,导致在诺基亚市场占有率下滑后,四维图新在手机领域的市占率也从绝对优势的近70%到如今低于8%。近两年,手机导航市场上高德软件乘势而上,凯立德异军突起。
在PND市场上,凯立德凭借低价策略占据绝大多数市场,未来可能依此为互联网接入平台,具备成为地图服务领域领军供应商。
随后随着网络地图快速崛起,四维图新与高德继续鏖战并再次二分天下。这也是未来地图供应商新的掘金之地,也将是最重要的潜力领域。
综合分析认为,高德软件与四维图新是市场上最有力的地图数据供应商。凯立德作为未上市公司策略得当,也具备很强的竞争能力。
四维图新作为A股上市公司,依然在前装导航市场地位稳固;虽然在手机导航领域孤注一掷诺基亚而失手,但是近两年该业务已经开始见底;在互联网市场上表现突出,未来潜力很大因此我们认为该公司具备长期成长价值。我们预计其未来5年成长性将主要依赖导航市场整体成长及互联网地图的成长与盈利模式变革。
运营服务:特种行业专注者存在机会,大众领域LBS惹人注目
1、运营服务具备资质壁垒,市场空间广阔。
从事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运营服务,必须首先取得“北斗系统运营服务许可证”,而取得该经营许可需要企业具有较强的实力,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并由国家有关机构进行管理。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总产值中,大部分由卫星导航服务业所创造;北斗导航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2、在特种行业领域,行业专注成功机会较确定。
在基于北斗的应用系统业务方面,要求对相关行业的自身特点与特定需求有深入了解,在准确理解客户需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才能开发出适合客户需要的专业应用系统,这也要求企业有相关行业的长期技术和开发经验积累,这些积累往往又导致相关公司形成行业优势而获得高市场份额。例如北斗星通专注于行业运营,已占领渔船导航80%市尝集装箱导航100%市常我们认为,在电力、交通运输、公共安全、通信、水利、海洋渔业和气象等行业领域,未来市场上将会由若干家公司分割行业市场,并在各自领域内占据高市场份额。
3、在大众消费领域,预计市场将会由程序应用开发者与通信公司共同主宰
预计在大众消费领域,电信公司掌握渠道。未来在智能手机与互联网将会加快融合,预计大众导航消费将主要存在于导航手机终端上。我国通信市场由移动、联通、电信三家公司垄断,具备几乎完全的渠道掌控能力;据了解各家通信公司在未来市场发展战略上除了继续完善渠道商的角色外,还希望成为内容提供商并已提前布局;我们认为,一旦北斗导航市场快速发展时,电信运营商将能凭借渠道优势占领较高市场价值份额。
但我们同时认为,花样繁杂的程序应用将与电信运营商共同占据市场,并能不停拓展新市场需求,以及出现个别极为成功的应用。在Iphone手机应用上已初见端倪,Iphone手机平台上十余万应用凸显了人民的创造力,其中“愤怒的小鸟”凭借一款游戏成功上市则表明了个别应用将可能获得极大成功。导航地图的娱乐与生活特性的巨大想象空间已在前面有所表述,预计将能部分复制Iphone手机应用的成功轨迹。
4、在大众消费领域,LBS将成为智能导航手机应用中最惹人注目的高增值领域
LBS将成为导航手机应用中最惹人注目的高增值领域。导航手机作为一个基础平台。LBS(LocationBasedService)是基于位臵为核心的服务模式,因为其针对性更强,区域更集中,被认为是非常高效的一种营销手段。LBS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层出不穷的新奇应用特性注定了它将能成为大众导航消费中引领者。预计在大众导航市场上,LBS将成为最有潜力的消费领域。
投资策略
我们认为随着北斗应用开始规模化,北斗产业链公司将面临分化:部分具有良好客户黏合度、技术能力较强的公司,将在北斗应用规模化进程中,业绩可能出现爆发式增长。预计估值与业绩将会推动股价持续上升。部分在客户开拓上、产品储备皆不能跟上节奏的公司,预计将出现估值回落而导致股价下降。
通过对北斗产业链的观察,我们认为“时间维度”、“产业维度”为较好的两个分析维度。我们将在“时间维度”挑严适的时间区域、主要业务处于受益细分领域,在“产业维度”挑选有竞争壁垒的领域。最终关注有相应竞争力的公司。
我们短中期、长期推荐中国卫星,
短中期关注华力创通、海格通信、国腾电子;
长期关注四维图新(但认为短中期有风险)、高德软件(纳斯达克:amap).交通运输地理科学与环境汽车测量气象预报铁路绘图污染监测航海大地测量生态与野生动物保护航空航天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保护产业个人消费动物监护农林牧渔消费电子疾病控制建筑业徒步旅行地质灾害监测电子商务/金融野外探险考古挖掘电力驾船时间传递制造业捕鱼军用矿业旅游车辆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