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州农村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2023-04-12 互联网4140


  (三)要建设农民增收的良好外部环境。要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配套改革,继续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启动对农民发展生产的直接补助政策;要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帮扶为辅的多元化筹资模式,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建立健全农村卫生医疗、扶贫帮困等救助保障机制;要创新农村金融制度,改善农村信贷服务,解决农民、龙头企业担保难、贷款难等的问题。

  (四)要切实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力度。只有大量地转移农民和减少农民,才能最终富裕农民。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当作一个重要产业来抓。要整合各个方面的力量,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力度,通过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使农民工具有一技之长,为农民工到城市创业、就业创造条件;要建立健全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机制,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的流动,调节数量供给,带动质量提高,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要以县级职业介绍所为依托,形成县、乡、村三级劳动力服务网络,同时开展好县际、州际、省际间的劳动力需求信息交流,形成劳务协作横向网络,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安全保障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扩大地区间、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量,减少劳动力的盲目流动;各级政府部门都要建立专门组织,搞好劳动力转移服务工作,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五)要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近年来,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上,使了不少招、花了不少钱、出了不少力,但收效与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预期都有很大差距,农业结构调整成为一道各级党委政府、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必须跨越,而又难于跨越的“坎”。一是要把发展特色经济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大力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动优势农作物和特色农作物向优势生产区域集中,形成若干优势农产品基地。近几年来,元谋县依托“热坝”优势,把发展特色经济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全力打造“绿色元谋”品牌,不仅在菜、果等优势特色产业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也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他们的很多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二是要把全力培植重点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全州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继续加大对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农业银行和其他国有商业银行要按照有关规定,加快改进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服务,切实解决龙头企业收购资金紧张的问题;要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户承贷承还、提供贷款担保等有效办法。三是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协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近几年来,为了有效解决农村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基层和农民群众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各种农民专业协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从1988年元谋的第一个水稻蔬菜协会建立开始,目前全州已发展农民专业协会656个,有会员44000名,带动农户12.5万户。农民专业协会遍及了全州农业生产和农村经营的方方面面,涉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各个领域。全州有11个农民专业协会跃入“全省百强”行列,有5个被省科协表彰为“先进农业技术协会”,有7户协会型龙头企业取得了自营出口权,有24种农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食品认证,产品出口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发展农民专业协会,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架通农民通向市场的桥梁;有利于突破家庭、区域、所有制界限,形成规模化生产,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扩大农业生产分工的细密程度,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有利于增强农民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改进基层党组织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使政府由农业结构调整的直接组织者转变为指导者和推动者,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各级党委、政府要营造有利于农民专业协会发展的氛围,创造农民专业协会发展的条件,着力推进农民专业协会的发展。各级涉农部门,要围绕各自的工作职能,加强对农民专业协会的指导,为农民专业协会排忧解难,推动农民专业协会走上规范、健康发展的道路;要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方法,加强对农民专业协会负责人和参与农户的培训,培养一批带头人,推进我州农村农民专业协会的发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