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2万亩和30万亩。全市形成了红富士苹果、草莓、芦笋、小香葱、特种菜、山药、小蜜桃、原种小麦等16个万亩以上的经济作物大方,大方总面积达20万亩。同时,龙头企业建设加快了老加工企业的改造、挖潜、转产步伐,盘活了企业闲置资产,增强了企业活力。在今年新建的69处龙头企业中,有17处属改造扩建,都收了良好的效果。如柏城镇融资300万元,对镇建材二厂进行改造,建起了绿源食品公司,年加工速冻蔬菜、草莓、肉鸡3600吨;注沟镇通过招商引资吸纳吉林省餐丰牧业(集团)公司的资金、技术,利用闲置的厂房,改造建起了占地4500平方米的高密市餐丰饲料有限公司,每年可向社会提供各种饲料2万吨。
今年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效果这么好,原因主要有三条:一是全市上下加快发展龙头企业的紧迫感比较强。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大家切实感到了自己与人家的差距,普遍认识到,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要有一个大的突破,效益有一个大的提高,必须加快农副产品龙头企业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农副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认识统一了,紧迫感增强了,行动就一致了,干劲就大了,这是发展快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有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服务。一些龙头企业发展较快的地方,如夏庄、柏城、高密镇、
咸家、姚哥庄、周阳等乡镇,都按照市里的政策,根据自己的实际,在经营范围、外部环境、办事手续及水、电、交通、月地、技术、信息、货源等方面制定了灵活具体的实施办法,培强了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马来西亚客户在姚哥庄兴建了辣椒加工厂,今年先期投资300万元,年加工能力达到4000吨,可带动辣椒种植3000亩;福州超大现代农业发原有限公司在周阳乡投资6000万元兴建了高科技绿色无公
害果蔬基地,计划发展规模15000亩,能吸纳劳力4000人,将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拉动作用。三是有市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今年市直各部门不仅在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服务,还主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引进、建设龙头企业项目。市联社棉麻公司与夏庄镇投资100万元合作兴建了“高密市惠德食品有限公司夏庄蔬菜加工基地”,年可加工圆葱3000吨,年可上缴利税达60万元。农业局投资600万元新建了蔬菜果品气调保鲜库,年保鲜能力1000吨,可带动蔬菜、果品种植1500亩。供电局和韩国格林莱福株式会社合资兴办了“菲达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5100万元,占地100亩,建筑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