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时间不长,但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活动收到预期的效果。
第一,要明确责任。这次干部下基层活动,从县直和乡镇抽调干部近千名,下到全县179个村和39个社区以及部分困难企业和改制企业。为使活动收到成效,首先必须明确责任,确保三个到位。一是领导要到位。干部下基层,领导带头是关键。县直各单位的一把手要带头下到本单位的联系点,认真搞好活动的指导和协调。二是措施要到位。各单位要根据县里对这次活动提出的三项任务,结合联系点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方案,逐项进行细化和量化,提出每项具体工作、各活动阶段的目标和时间进度要求,做到有的放矢。三是人员要到位。各单位都要从全县工作的大局出发,抽调的干部要如期到位。在活动中,对每个下派干部都要明确具体责任,提出具体要求。虽然工作时间定为1个月,但还是要反复强调:矛盾没有解决的,工作组不准撤回;任务没有完成的,联系单位不准脱钩。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和县委办、县政府办督查室要加强回访督查,及时通报情况,对好的典型要给予表彰,对工作不落实的单位要责令整改,确保整个活动扎实有效、不走过场。
第二,要严守纪律。对于这项大规模的全县性活动,没有严明的纪律是不行的。工作组和下派干部一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严守工作纪律,注意工作方法,维护自身形象。一方面,在个人律己上要严格要求。本月5日,所有工作队员必须进村进厂进社区,自带伙食费用和生活用品。要严守“六不”要求:即不准大吃大喝、不准收受礼品礼物、不准打牌赌博、不做违法违纪的事、不准钓鱼扰民、不增加基层负担、不无故请假离队,希望下派干部严于律己、自觉做到。另一方面,在工作方法上要掌握策略。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工作队员既要认真负责,敢于负责,又要注意方式方法,把握政策分寸,防止旧的矛盾没有解决,又引发新的矛盾。为提高下派干部的政策法律水平,县里在干部下基层前将搞好培训,帮助下派干部熟悉相关政策,提高基层工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