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营销蝗虫看营销困境

   2023-05-12 HC360慧聪网3420
核心提示:在本期的独家策划里,《中国企业家》主编牛文文谈到了这一概念,指斥一些职业经理人为营销蝗虫。营销蝗虫的典型特征是:只讲术

    在本期的独家策划里,《中国企业家》主编牛文文谈到了这一概念,指斥一些职业经理人为“营销蝗虫”。“营销蝗虫”的典型特征是:只讲“术”,不讲“道”;只讲竭泽而渔,把市场做成一片白地;不相信共生与品牌的价值,不相信长期回报。牛文文主编谈到了“营销蝗虫”产生的原因:在两种不同的商业伦理冲突的情况下,企业动荡飘摇。 近些年来,企业在经营中有一些问题特别突出:重方法,轻理念;重实战,轻策略;重销售,轻营销管理;重规模,轻利润;重执行,轻战略;重短期上量,轻持续发展;重产品,轻品牌;重速度,轻基础……凡此种种,其实都是“营销蝗虫”的思想现象。一些营销策划人为了取悦客户,为自己捞取利益,鼓动着企业相信“营销制胜”的说辞,把企业推上了重名、重量的不归路。而企业中的一些营销人,也是术有余而道不足,结果是竭泽而渔,步入歧途。更有一些职业经理人缺乏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把企业平台作为自己的练兵场,成就自我名声的同时,留给企业满身疮痍。这一类人便是典型意义上的“营销蝗虫”。 当然,“营销蝗虫”只是企业营销失误之一,而不是全部。它的产生既有营销之内的原因,也有营销之外的原因。 究竟如何才能把握营销的本质?本期独家策划的相关文章里,几位当代主流财经媒体资深经济观察家分别发表了真知灼见: 秦朔:谁在决定中国营销的命运?答案是均衡的系统!在最本质的意义上,营销,被“非营销”决定。 胡泳:为什么现在营销失灵了?因为我们已经进入客户经济时代,我们必须以客户的需要为中心。 刘洲伟:在国内低价的东西做得越多,老百姓的消费者能力越拉不上去,企业就越满足于做很一般的产品,能力也就越上不去,这是一个死循环。 李甬:无论如何,那些有志于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企业,除了走出去并开展品牌经营外,几乎别无选择。 ……

    营销人不仅要警惕“营销蝗虫”,更要警惕“营销蝗虫”所衍生的现象,及其这一现象所掩盖的真相。 换一个角度思索,或许会柳暗花明。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